蜀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视尔如荍,慎勿自弃
TUhjnbcbe - 2021/8/11 0:32:00

三月底,雪滴花刚开完几天,我们窗底下的园圃里忽然生出一对对的团状叶子。我怀疑是蜀葵,就留着;又过了些日子,再看又觉得是锦葵了。一下子想起诗经里的那句“视尔如荍”——我看你好像锦葵花一样。我呢,看着这团叶长大,增多,觉得它们越来越像锦葵,可是因为没到开花的时候,只能说是像,而不敢断定就是,所以这“视尔如荍”四个字还真是贴切呢。

这幅图,是江户时期的日本儒学家细井徇撰绘的《诗经名物图解》中的锦葵花。如果没有这样的图解,只是读诗,虽然也能多少领略到诗的意思,可是终究不确切吧。所以,我是真心感谢那些用心画这些图的人。

雨下了一整天。上午还只是淅沥细雨,下午就变得激烈起来,到傍晚就变成暴雨了。医院。我们都有心理准备。当时负责照顾他的团队就告诉我们,他们在寻求为这孩子找个合适的疗养院,在确定之前希望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略微享受家庭的温暖。对他来说,跟我们同住的九天,或许就像一个假期吧,可是在那些光明的时刻,我们,不,确切地说是我,总是私心盼望奇迹的发生,他从此可以在我们家里过上安宁有序的生活。一切都似乎顺利,直到昨天。昨天是他的12岁生日,他盼望见到妈妈和寄养在另一个家庭的弟弟,团队就安排了这次在专业人员陪同下的探视,结果今天他就发病了。对于生病的孩子来说,哪一样创伤更重呢?是在原生家庭里日复一日地承受父母的虐待,还是把他们从那个环境里抽离出来,尝试适应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同时又要忍受与父母的分离和思念呢?我们没有答案。我们只是觉得,即使一个完全健康的孩子,在这样的煎熬下都可能生病,何况是一个已经生病的孩子。真正的答案应该是:每一对父母亲,都懂得怎么善待自己的孩子。可是,如果父母就是在被虐待的环境里长大的呢?如果父母也身患疾病呢?

寄养家庭培训的好处,是给我们做足心理准备——任何事都可能发生,我们只能各自尽力,然后接受现实。

园中的锦葵终于开花了。它们确是锦葵。想想这些花开出来也真是不易,每次花骨朵刚垒满了,鹿就来把葶顶吃掉了。我后来查怎么照顾锦葵花,发现居然有建议是去除葶顶,好让腋下多生花蕾——我所不懂的,居然阴差阳错,被鹿补足了。

这首诗,本来昨天大清早就开了头儿,可是没写到收尾,以撒就醒了,然后一整天就都在应对危机。今天,在恢复了清静的房子里,把这首“视尔如荍”写完吧。

锦葵歌

三月窗下,忽萌团叶。

视尔如荍,未忍拔去。

四月天气,冷暖不定。

忽忽长高,茎茎直立。

团叶周密,其色深碧;

鳞鳞交错,其中有隙。

分散园中,各有邻倚。

一株屋角,薄荷之侧;

两侏圃中,芍药之上;

几株墙畔,蜀葵之下;

难数其余,时随草刈。

视尔如荍,未敢断定;

怜而留之,以待验证。

六月翠蕾,簇聚如塔。

视尔如荍,出入欣悦。

天有昼夜,人有作息。

斯园开放,有鹿来食。

一朝痛见,葶顶已失。

惟其腋下,藏蕾渐满。

七月凉风,弥我清晨。

叶底藏花,粉瓣紫纹。

昔我少年,生长东北;

常见此花,道路田野。

随意采之,不曾有思。

随意玩之,不曾有虑。

采之玩之,存之页间。

如荍之诗,犹未读焉。

初记其形,未知其名。

既知其名,已迁都城。

高楼大厦,行人如蚁。

道旁此花,几人留意?

爱而采之,思绪云起。

怜而栽之,奈何斗室。

而今异国,依旧东北。

视尔是荍,中心欣慰。

由春而夏,时日漫长。

一念留之,庭中弥芳。

一念弃之,不敢思量。

天生地养,意欲存之。

风摧雨折,需人护之。

存之天地,护之风雨;

仍须自强,不可自弃。

视尔如荍,不忍遽弃。

视尔如荍,慎勿自弃。

我生卑微,有心无力。

愿尔多福,良医能遇。

潘紫径

谢谢。祝福。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尔如荍,慎勿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