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高鲜玲原创散文丨舟载馨香泛花海
TUhjnbcbe - 2023/9/10 20:01:00
北京皮肤病专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4/6188146.html

舟载馨香泛花海

作者:高鲜玲

小雨淋沥了这个周末,站在窗前,百无聊赖地听雨滴答,赏小鸟在绿意盎然的枝丫间舞蹈欢歌,自然中的静谧涤荡了尘间的喧嚣,出去走走吧,让自然的风雨冲刷心中的阴霾,重展丽日煦暖。

走进六月,夏已渐浓。曾经的繁花似锦,业已青果满枝。路边的方砖、绿地、观光树在雨的滋润中越发干净、润泽而清新。漫无目的地享受着上天的馈赠,任雨丝拂面,陶醉着,欣喜着……微闭双眸立于天地间,我亦如自然中的一员,萌发,拔节,茁壮,成熟,最终也会落叶归根,自然中来,自然中去。泥土的清香混着淡淡的花香挡不住地袭击了我的嗅觉,那熟悉的画面映入我的脑海:金黄的麦浪,肆无忌惮的大麦熟花。是的,就是记忆中最美的那一幅乡间夏日图。猛睁双目,急急地寻觅,在绿树掩映中似乎有点点繁星,奔过去,我笑了。虽不见麦浪滔天,但那一丛丛的大麦熟花却开满在路边、沟旁、绿树间,好温馨的花海。

还记得孩提时节,当春天姹紫嫣红的热闹即将逝去,那土坯墙角处,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甚或去往田地的小路旁,沟渠沿梗处就满眼满眼地见到绿油油的大麦熟了,那一枚枚心形的碧叶对生着,友爱着,为繁花的开放竭尽全力地蓄着势,积着力,攒着香。夏日的骄阳愈发炽热,树枝间的摇摆更加干燥,那田野间便此起彼伏地涌起了金黄的麦浪,那麦香的味道,那麦芒尖上闪着的骄傲,醉了一张张黝黑的满是皱纹的面庞。

男孩子们似乎感染了丰收的喜悦,欢呼雀跃地从家院到田头,从田头到家院,浑身润满了小麦的馨香,父辈们仿佛懂得了他们的心事,从地角边小心翼翼地拔下那略显泛青的麦穗,举到孩子们的怀里,而孩子们便如获至宝般地飞奔而去。没进家门,就大声地喊着妈妈,于是,不一会灶口间就飘出了烧熟的麦粒香,小手再烫也全然不顾,从妈妈手里接过搓掉外皮的青色麦粒,贪婪地全部放入嘴中,可又怕一下子吃掉,品不出滋味,只得又吐回手心,一粒粒如数家珍般地放进嘴里,眯着眼,咂着嘴,如同吃到了饕餮大宴。

而女孩子们则文静些,当她们看到麦浪,闻到麦香,自然知道大麦熟花已开到极致。一大片一大片的,红的、紫的、粉的、白的,单瓣的、双瓣的、多瓣的,一定挂满了干茎,在绿叶间怒放着。花吸引着如花的她们,便有了三五成群地花间嬉戏,银铃般的笑声震动着五颜六色的麦熟花也跟着笑起来,转眼间,花们就飞上了姑娘们的鬓间发梢,随着轻快的脚步开遍了大街小巷。

大麦熟花笔直的干没有分枝,从干底开花一路向上,直到干顶花开得饱满时,最底层的花才慢慢退出艳丽的舞台。不与春花争奇斗艳,亦不羡国色天香的娇贵。生于乡间,不择环境,不求呵护,兀自随风撒种,所到之处,勇敢、刚直地生长,怒放。芳香自己,质朴而自然。

大麦熟花原名叫蜀葵,不知何时何人入川把它带到了华北地区,它适应了这里,扎下根来,繁衍生息,一年又一年。也许,它身上一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吧。

又见麦熟花开,却是回不去的童年时代,见不到的麦浪滔天,那就让我折一只小舟,载着满满的麦香、花香从容自渡,畅游于人生的花海中吧。

高鲜玲(女),天津市静海区人,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高级教师。在天津市宁河区潘庄中学从事语文教学三十余年,兼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工作以来,曾获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称号;多篇论文获县、市级奖项;《心中的“墙”被爱推倒》曾发表于天津教育报;县级书刊《我与新课改》收录了我的《彩虹出现在风雨后》一文;我的《根据文体,选用阅读方法》一文曾在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和《中学生阅读》共同编辑的《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中发表。闲暇之余,爱用文字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用雅致恬静的莲心面对纷扰喧嚣的尘世,静守一方心灵的净土,让莲的缕缕清香氤氲我的余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鲜玲原创散文丨舟载馨香泛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