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李阳海
我家门口菜园的四周,种满了蜀葵花,半个月前就都悄无声地盛开了,独自开放在麦子快要飘香的季节里。蜀葵花一开,嗡嗡嘤嘤的蜜蜂来赶趟,蝴蝶也飞来与之比美,门口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蜀葵花像亭亭玉立的美艳少女,簇拥着,排列着频频向行人招手。它不与牡丹去争奇,休与月季来斗艳,专为装饰、打扮这红火热烈的六月。它亭亭玉立,花枝招展,不亢不卑,不用说只要你瞅一眼,就会撞入你的眼帘,惊艳了你的双眸,拨动着你的心弦,因此有人说它是家乡人心上的花,也是平民之花。
“向日层层折,深红间浅红。”蜀葵花,你是故乡的偶像之花,是乡里农家绝对的恬美靓女,绚丽多姿,清秀可人。
每年的6月初开放,刚好是田间小麦成熟的季节,故名“熟季花”。农民伯伯说蜀葵花是山村田间的报喜鸟、吉祥鸟,怀揣着对小麦丰收的喜悦,一声声鸣唱着让小麦进仓。
我对蜀葵花的钟情是通过对比生发出来的。
今年入春以来,没下过一场真正的透雨。其它花儿蔫的蔫,枯的枯,快都绝望了。唯独蜀葵花却开得热烈、奔放、迎人,成为花中
的佼佼者。我家阳台前有十几株月季花,是重点保护对象,大概浇过好多次水了吧。如果半个多月忘了浇水,那叶子就有点蔫,花蕾也萎缩了,看上去煞是难看、可怜。蜀葵花却另是一番情境,从初春的芽儿出土,一直到现在的高挑、美艳、喜人,一次水也没浇过。
据说蜀葵花在四川一带最早发现,所以叫蜀葵花,别称很多:一丈红、大蜀季、熟季花、斗篷花等等。蜀葵花的颜色用五彩缤纷形容还有点不够:那白色的淡雅清丽,粉色的浪漫娇俏,红色的热烈多情,紫色的典雅大方,自然界里的花儿能与它相比的寥寥无几。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陈标写的《蜀葵》:“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作者写了蜀葵花的颜色多样,种子之多,并且能与牡丹争宠。最后一句的“得人嫌”运用得非常巧妙,看似在嫌弃蜀葵花之多,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其实骨子里在赞美它的坚韧和顽强。
我对蜀葵花的赞美并不是因
为她娇艳、靓丽,而是她那不畏恶劣环境、倔强的品质感动和激励着我。你随意采摘上它的一些种子,不用刻意栽培,只要你往土里随意一撒,来年便是一片绿篱花海。著名散文家雪小禅在描写蜀葵花时有这样一个段落:怀着对故乡山水的眷恋,到处都能落脚,哪儿都是温暖的家。随心而生,拼命疯长,根,深植于沃土,花,灿烂在蓝天下。一颦一笑间装点着质朴的山村情趣,为爱美的故乡人带来惊喜快乐。
我的童年时期,农村的孩子们大都没什么玩具。每到蜀葵花盛开的时节,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们常常会摘下几朵蜀葵花,女孩插到头上扮新娘,男孩子把花瓣用唾液贴到脸上扮新郎。这样一打扮,女孩子俊俏了许多,男孩子也出脱了不少。接下来男女随意自由结合,手拉着手,肩并肩,一对对一双双地模仿着大人们娶亲的样子,拜天地成亲了。那既逗笑又欢乐的场面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蜀葵花的生长过程,让我想到人的成长。我们应该像蜀葵花那样自由而顽强地生长,披风沐雨,激情盛开,节节向上,浓烈而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