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枝栖雀图》南宋佚名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页绢本设色27.3x29.21厘米/画面从右上角向左下角伸出橘树一枝,果实满挂枝头,叶尖微微泛黄,表明时值深秋。枝头栖息着一雀鸟,正昂首注目着一只飞虫,像要张口欲啄,飞虫似发现险情,向画外飞逃。画面静中寓动,刻画精细。
《乳鸭图南宋》佚名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本幅画路边车前草两株,刀茅一丛,一乳鸭凝立于前,通幅设色雅淡,绘制工细,鸭绒丝丝可见,如能触摸。此图以淡墨晕染背景,留下带著锯齿边缘的乳鸭轮廓,不作轮廓线的描绘,再以白粉、赭墨剔出细毛,营造鸭绒的膨松感,并随著各部位调整颜色深浅,带出鸭绒的光泽感。小鸭子打开的双足则另以细墨线勾描,蹼的部分交叉成菱形纹,创造出不同于羽绒的质地。
《出水芙蓉图》南宋吴炳故宫博物院团扇绢本设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莲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骨”法,不见勾勒之迹,渲染出花瓣既轻盈又腴润的质感,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和光感都安排得无懈可击。至于瓣上红丝、蕊端腻粉,也一一仔细料理,微妙之处,使人叹为神工!
《芦洲蜂蝶》南宋李德茂台北故宫博物院册页绢本设色。画郊原一角,几株芦苇草拔地而起,贯穿了整个画幅,使得地平线感觉特别低,天空也越显开阔。矮小的花丛间,复有粉蝶与红蜻蜓各一对,在翩翩穿梭著。全画的景物,虽然简单,但这种「小景画」的格局,却不失为自然万象中的美好缩影。李德茂(十三世纪后半)是河南孟县人。南宋理宗时,担任宫廷画院的待诏。画风学自父亲李迪,然而功力则稍逊一筹。
《蜀葵图南宋》佚名台北故宫博物院
《花木珍禽图》南宋林椿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25.8x26.3厘米此幅线描粗重,与画史称其笔法精工有较大差距。或是赵佶名言:“孔雀登高,必先举左”的一种图示。
游艺草庐/谢谢您的阅读赞即是布施▏分享传递智慧/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