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黄蜀葵花粉清利湿热,肤色有质
TUhjnbcbe - 2021/8/17 18:54:00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等。

历代医籍对黄蜀葵花记载并不鲜见。

在《普济方》中的独圣散,治沙石淋痛。

《本草蒙筌》谓“疗淋涩水肿”。

《古今图书集成》载其治“小儿木舌、鼻衄不止”。

《奇效良方》与石榴花一道被称为“诸血通治方”。

记载最多的是治疗“恶疮”、“痈疽”、“疮肿”、“汤火疮烂”、“痔漏”。

在《证类本草》被称为疮家要药。

可见,在中国古代黄蜀葵花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安全无毒。味甘、辛、性凉,具有清利湿热、利尿通淋,活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主淋证、吐血、衄血、崩漏、胎衣不下、痈肿疮毒、水火烫伤。

《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四部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甘、寒。归肾、膀胱经。

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

10~30g;研末内服,3~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孕妇慎用。

在D级洁净区下,粉碎成目以下,平均粒径可达到35um。

产地:四川

扩张肾微血管,增加肾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消除钠潴留、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对抗内皮素。

镇痛作用。

抗炎、解热作用。

保护脑缺血、心肌缺血、对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黄蜀葵花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及其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泌尿感染、水火烫伤、口腔溃疡、乳糜尿及止痛等。

安徽、江苏等地用黄蜀葵花水煎液治疗黄疸和急慢性肝炎。

糖尿病肾病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黄蜀葵花+黄芪,8周一疗程,2个疗程。

黄蜀葵花清热利湿、消炎的作用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相符。

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具有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基质的过度生成和下调细胞表面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减少慢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排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微小病变型肾

黄蜀葵花+醋酸泼尼松  8周后总有效缓解率明显提高。

——中国临床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蜀葵花粉清利湿热,肤色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