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盛开的蜀葵花年未来导报
TUhjnbcbe - 2021/8/11 4:53:00
盛开的蜀葵花□崔向珍盛夏初始,蝉鸣不歇,茎秆挺拔的蜀葵花开得纷繁耀眼。紫红色的、深粉色的、浅粉色的、白色的,硕大的花朵一朵高过一朵,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吃过了早饭,父亲抬头看看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把书箱搬到院子里。母亲抬头看看火辣辣的大太阳,把臃肿的棉衣搭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父亲要去村小学上课,嘱咐我看好书箱,母亲要去玉米地里锄草,嘱咐我看好棉衣。我一边答应,一边跑去黑乎乎的里屋,把我的十几本小人书抱出来,摊在椅子上晒。天不下雨,地面上热风阵阵,我坐在大槐树下的阴凉里,费力地抱着蒲扇猛扇,却还是大汗淋漓。盘腿坐在蒲团上的奶奶,眼睛看着那些蜀葵花,手里的蒲扇半天都不见动一下,皱纹纵横的脸上却不见一粒汗珠。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盘腿坐在小蒲团上,捧着心爱的小人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勇敢的潘东子、憨厚的闰土、机智的海娃,把我的整个身心都扯到了精彩的故事里头去;黏湿的热风、热闹的蝉鸣、美丽的蝴蝶、嘤嘤嗡嗡的蜜蜂,好像已经不存在了。直到小伙伴们大声地叫喊,我才回过神来。一人多高的蜀葵花,一直是我们的最爱。嫩绿的花种子,密集地围成一个个圆盘,我们把圆盘外面毛绒绒的花托剥掉,放进嘴巴里嚼得喷香。我们家的院子很大,榆树、杏树、枣树、槐树占领了南园;黄瓜、西红柿、辣椒、南瓜占领了北园;豆角、丝瓜和喇叭花稳稳地缠绕着篱笆墙;蜀葵花和地雷花挤在篱笆边上,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这么大的院子,这么茂盛的植物,正好适合捉迷藏。我们在院子里玩得不亦乐乎,藏得认真的小伙伴,沾了一身的草泥,像是脏兮兮的稻草人,呆呆傻傻。藏得敷衍的小伙伴,把劈开的蜀葵花瓣贴满一脸,像极了五颜六色的蝴蝶翅膀,翩然欲飞。小暑时节,麦子刚刚收获不久,母亲抽空炒了新麦粒,在石磨上碾成炒面,隔三差五地给我们解馋。和小伙伴们玩得累了,我常常偷偷地泡上半碗稀汤,背着奶奶,躲在闷热的屋里一人一口喝得香甜。母亲偶尔看到,也并不怎么责怪我,只是轻声地嘱咐我,少泡一点,那是留着给奶奶和你们补身体的。夏天的日头长,好不容易盼到夕阳余晖将尽,倦鸟争相归巢,千家万户的炊烟和天上的云朵一起袅袅飘香。母亲在田地里劳作了一天,带着一裤脚的泥土,坐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烧火做饭。明亮的火光映照着皴裂的树干,经常看见刚出土的蝉猴努力向上攀爬。吃过了晚饭,凉风微醺,洗去一身的汗泥,我们躺在蒲草席上,仰望着宽宽的银河和满天的繁星,听奶奶讲遥远的故事,听远远近近的蝉鸣蛙鼓,听蟋蟀在墙角高高低低地吟唱。父亲坐在屋里的煤油灯下,有时批改作业,有时给远方的亲人写信,很认真,很专心。赶上有月亮的夜晚,白花花的月光铺满了整个村子,父亲和邻居爷爷会泡上一壶大叶子茶,坐在院子里下几盘棋。院子东南角的苇塘,苇叶沙沙作响,木制的棋子落在棋盘上,声音干脆利落。待到月亮接近中天,母亲终于收拾停当,得以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坐在她亲手栽种的蜀葵花边,一边吟诵着“白若缯初断,红如颜谷酡”,一边为我们轻轻地摇着蒲扇。我听不懂母亲吟诵的诗词,只是傻傻地问她,蜀葵花越开越高,开到顶了怎么办。母亲用她温热的大手攥着我的小手告诉我,蜀葵花开到顶了,秋天就来了,地里的庄稼收获了,蜀葵花种子也收获了,春天到来的时候,这些种子埋进地里,会长出更多的蜀葵苗,开出更多的蜀葵花。我对母亲的这个答案,显然是很满意的,我不停地笑着,母亲也不停地笑着,母亲的笑容,映着明亮的月光,比盛开的蜀葵花还要好看得多。外来的三棵树□曾正伟邻居王叔是四川人。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种树。有一年,小区有几棵槐树枯死了,王叔就在原址上补种了几棵。其中,有三棵是“舶来品”。树种自然是王叔从老家带来的。我担心会栽不活,就劝他作罢。然而,王叔却不为所动。或许是因为王叔的精诚所致,三棵树无一例外地成活了。对于这三棵树,我们本地人无不感到新鲜。第一棵是榕树。榕树是大乔木。它不仅冠幅宽广,根系也很发达。栽种后的第三年,树冠就初具规模。夏日炎炎,它年年为人们奉献一片荫凉。我最喜欢那一绺一绺的榕须。因为榕须是可以落地生根的。榕树,自古就有“独木成林”的说法。正因为如此,邻居们才特别喜欢它。第二棵是合欢树。合欢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它的叶子是羽状复叶,花朵呈粉红色绒花。远远望去,那毛绒绒的花朵像彩色的鸟儿“落”在树桠间。清风拂过,吹来阵阵清凉,让人感到赏心而又悦目。尤其到了晚上,叶子就慢慢靠拢,直到次日清晨才渐渐分开。顾名思义,合欢树象征着夫妻间长相厮守,也象征着创业者风调雨顺、事业有成。第三棵是石榴树。“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石榴叶翠微卷,清爽而葳蕤;花红似火,灿烂而耀眼。看到艳丽的石榴红,不由得让人心中为之一振。而最惹人的还是它的果实。石榴果实多籽而丰满,民间谓之“榴开百子”,象征着“多子多福”,终成正果。正因为这个寓意,王叔才执意要栽种它。王叔之所以要种这三棵树,一是出于对家乡的思念,二是想告诫大家一个道理:这三棵树就如同人生的三个境界。看到榕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第一阶段“立”;看到合欢花,人们就会联想到人生的第二阶段“守”。而看到石榴果,则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第三阶段“得”。换言之,“立”始于人生之春,“守”成于人生之夏,而“得”集于人生之秋。仔细想来,人生的三个阶段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三棵树告诉我们,立志一定要早,守业一定要恒,得悟一定要深!感谢王叔,不仅为我们栽种了三棵特别的树,还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人生启迪。最忆儿时西瓜甜□项 伟闲暇之余,翻看鲁迅先生的《故乡》,读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时,不由得想起儿时在外公家看瓜、吃瓜的经历来。外公、外婆住在离海边不远的乡下。大约是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外公在海边拾掇了几亩沙地,种点西瓜,以补贴家用。每当西瓜将要成熟的时节,我便自告奋勇去地里看瓜,外公为了我的乐趣就会随了我。白天我在外面疯玩,只能是晚上随外公去看瓜。夏天的夜晚,在野外睡觉反倒比家里凉快,这是我所贪图的。有时卷着凉席,拿一被单和小枕头铺在路边树下就能睡着,后果是被蚊子疯狂叮咬,半夜醒来全身都是包包;更为稳妥的办法是把家里的竹床搬到瓜地,在床上扎一顶小帐篷,篷顶盖一层薄膜(防雨用),这样便能睡个安稳觉。不过那时节,我一人是不敢在野地里睡的,多是和外公一起相伴入眠。外公读过几年私塾,娴熟多种评书及民间故事,他喜欢讲,我更喜欢听。至今我还记得外公讲的《杨家将》《薛家将》系列,精彩绝伦,让人欲罢不能。外公有时也讲*怪故事,往往吓得我汗毛直竖、双目圆睁,生怕从哪儿冒出黑白无常来,把我的*魄给勾了去……到后来实在是困,但又强撑着不敢睡着,仰面躺着看夜空里的繁星点点,耳听海风轻抚瓜叶的沙沙声,我在这静谧的天地里,再也撑不住眼皮了,沉沉地睡去。多么怀念啊!外公种瓜、卖瓜,我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今仍能记起自己因贪吃西瓜,捧着滚圆的小肚子走不动路的傻模样。那时的夏天没有冰箱,想吃冰镇西瓜,只能将西瓜放在井水里浸泡,这是外公对作为客人的我的优待。外公照例会挑一个好瓜,好像从不会失手。事实也是如此,外公挑中的瓜,总是个大皮薄脆甜可口,切瓜的刀刚碰到瓜皮,西瓜就“啪”的一声裂为两半,露出红而诱人的瓜瓤。切下一块,咬上一口,清凉蜜甜的汁液在口腔里汹涌,甜美得让人一愣一愣的。我觉着这挑瓜的技艺颇为神奇,于是缠着外公讨教。外公见我孺子可教,自是欣然同意。他捻着胡子告诉我,挑瓜窍门有三点:一看瓜蒂,二看瓜皮,三听声音。我如获至宝,仿佛从外公那里接过了一件极厉害的兵器。趁外公不在家时,我就抱起西瓜挨个来做实验,看看这个,敲敲那个,有时还装模作样地竖起耳朵听声响,俨然行家里手,乐此不疲。挑到一个自认为顶好的瓜,我便学着外公的样子,把西瓜放在一个旧竹篮里,用系好的绳索将篮子慢慢地下到深井里,待看到井水完全淹没了西瓜,就在井栏上打个绳结,剩下的便是耐心地等待。井水浸泡的西瓜吃起来冰凉而且甘甜,沁人心脾,是纯天然的冰镇佳品。而现在冰箱里放置的西瓜,吃起来虽也是冰凉,但却少了一份瓜果清香、甘甜的原味,水水的,与冰水无异。在那节俭的年代,吃完的西瓜皮,当然也没有浪费。隔壁家婶婶把西瓜皮切成片,去掉青色的硬皮,然后放油盐炒成一道清爽美味的消暑菜。而外婆不是这样做的,她把皮洗干净,晾干晒个半天,然后切片,放盐、醋、酸梅、辣椒等,腌制在一起,等过个两天,西瓜皮上的青色,就会变成黄色,这个时候吃起来,又辣又酸又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后来我每次都把西瓜皮这样腌制起来,绝不浪费一点点。光阴宛如一列火车,恍惚间呼啸而过。而今,蜗居闹市的我,再也难以重复儿时海边看瓜的体验,还有水井泡瓜的乡愁滋味。乡村生活,或可回乡下体验一番,可是童年时光,只能留作一片记忆,尘封心底。静下心来让自己的世界更开阔□耿艳菊在浓密的槐花树林荫道上,我正着急往前走,一只青色的小毛毛虫突然闯到了面前。我下意识地退后两步,闪到一边。而小毛毛虫在空中荡荡悠悠,在夏日清寂的早晨惬意得很。毛毛虫怎么会在空中呢?定睛看,原来是挂在一根长长的细丝上。那细丝白亮亮的,像是蜘蛛丝,若有若无地挂在空中,找不到源头。干嘛要找源头呢?存在即合理。一阵风把毛毛虫从树上吹下来,一根蜘蛛丝正好黏住了它,也许这是毛毛虫生命中的一个挑战。别小看一只小小的毛毛虫,它也有一个我们人类不懂的好玩的世界呢。毛毛虫一会儿把身子卷成一团,一会儿又舒展开,玩得不亦乐乎。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心情舒畅,一时间把着急要办的事抛在了脑后。心里想不只是此时抛却,以后也要把着急抛开。说是着急,其实是自己心里急。急,对事情本身并没有帮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话不好听,却中肯。生而为人,是一种幸运。来到这个世界,该怎样活,如何活得好,活成什么样子,应是由自己来决定。风风火火,着急忙慌,这样的词语我一向不喜欢。可我自己却是非常不淡定的人,遇点事,坐卧不宁,简直不如一只毛毛虫,像是一只热锅上的小蚂蚁。越是着急忙慌,事情越是做不好,越容易出差错。有一段时间,遇事总是不顺,心里焦急,越焦急就越不顺,看什么都不对劲,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难为自己。以至于过一道低低的门槛时,也会被绊倒在地。急带来的后果是一连串的焦虑焦灼,身心不安。我决定改变这一切,要努力让生活慢下来,做到淡定、从容、悠然。当看到这只空中玩耍的小毛毛虫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只毛毛虫都可以在逆境里泰然自若地玩耍,我更应该静下心来,让自己的世界更开阔。碧夏□章铜胜绿是用来形容春天的,那是新鲜、呆萌的颜色,是会变的,也是善变的。春天的绿色,毕竟还是浅了些,像年纪不大的人,心思是难以安定的。而到了夏天,绿便饱满而深沉了些,但还没有到老成持重的程度,应该用一个怎样的字来形容夏天的绿呢?恐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吧。而我所想到的唯有“碧”字。碧夏——一个碧色的夏天,想想都觉得凉意习习,是那样的美好。我想找到那个碧色的夏天。一个碧字,总让我觉得自己有些词穷,像是难以准确地去表述它。与其说它是一种颜色,不如承认它是一种美学和态度,它和自然有关,也和我们有关。有时候,我更在意自己独特的感受。南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一道碧涧羹,我没有亲眼见过碧涧羹,但我能想象出白瓷盘里的一汪碧色,它沉潜着时光安静的模样,荡漾着我们心中的某种期盼,它是夏日山间湖泊里沉静的色调,湿润如玉,也清凉如玉。去年年初,我来到凤凰山下。凤凰山,是我喜欢的地方之一,在这儿待了一年多的时间,愈加的喜欢了。我经常沿着山下的相思河散步,河岸的东边,便是凤仪湖,那条长着一排老枫杨树的河岸,隔开了湖与河。我在湖边走,也在河边走。凤仪湖在群山之间,湖面总是平静的,倒映着周围的山色。到了夏天,满山的翠绿已经浓了,它们倒映在湖里,仿佛也融化在湖里了,一湖碧色。有时,我会站在湖边,望着眼前的湖和远处的山,我想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我想探寻它们隐藏的某种秘密,但终无所获。我也曾站在越过湖面的桥上,我的影子从湖面走过,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回头再看,湖面只有一汪碧色。原来,碧色的夏天,就在远山之上,就在我眼前的湖水里,也许还在我的心里。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了,山里的雨,尤其如此。我往山里去时,若是天上云多,常会抬头四处看看,看看哪边的云层厚,看看风从哪边来,看看哪些云的灰色更浓重一些,我在找天上的雨云,或者说是在判断哪些是雨云。有风自雨云那边吹来,是不敢轻易往山里去的。在凤凰山的一年多时间里,村民们已经教会我看天上的雨云了。山里的雨来之前,云层压得都很低,它们就在山顶,甚至是山腰,此时的山色深翠,被云烟笼住,是单纯的碧色。一碧如洗,是在山间的一场雨后。夏天的雨后,天气自然是清凉的,满山碧色郁勃,凉意盈盈。

在乡村里,满塘的荷叶是碧色的,这是我在村东的荷叶塘边看到的,是我在村庄东面更远一点的大湖边看到的。我站在长着大片荷叶的塘埂、湖岸上,看着那些荷叶。近岸处一根根出水的荷叶,总是不安分,一会儿招惹蜻蜓立于其上,一会儿又随风摇动。在荷叶丛中,还有红的、白的荷花,还有未长成的莲蓬。远远一片荷塘望过去,和旁边田里水稻的绿是不同的,荷叶的颜色介于青绿之间,又好像有些石蓝,那是零碎晃动的碧色。

夜里,暑气未消,有风东边来,带来了阵阵荷香,那是荷叶荷花在风中轻摇着的香气,被远风送来,就让人有了无限的想象。夏夜的荷香里,有水边的凉意,也有月光下碧色深沉的凉意。

我知道,在夏天里,面对满眼的碧色,或是感知到一片碧色时,心中是有丝丝凉意生出的。

监制:张亚群

审核:尹晓军

编辑:阎韵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盛开的蜀葵花年未来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