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已经快到和年说再见的时候了。这一年有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事,没想到会这么难,没想到在这么难的时候,我们还做了这么多事,没想到正是做的这些事情,让我们走到了年。
年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吗?想必是的。全球的经济正在稳步复苏,这么难的年都过去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这场洗礼,大家能更好地拥抱变化,能走得更远。
每一个寂静的冬天,都有深埋的种子在蓄势待发。在这个临近新年的冬天里,你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又将收获怎样的春天?我们从敦煌的壁画里,找来很多炫丽的花树,每一棵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哪一棵是属于你的呢?
前程高远七叶树
莫高窟第窟宋代壁画上的七叶树七叶树又称娑罗树,因其树叶似手掌多为七个叶片而得名,为佛教圣树之一。娑罗,在梵文为sāla,是“高远”的意思。此树夏初开花,花如塔状,又似烛台,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象供奉着烛台。佛教典籍中记载,七叶树是佛祖释迦牟尼精舍的庭院之树,在这棵树之下佛祖讲经说法。同时七叶树还是佛祖涅槃之后弟子们第一次集结,统一经法的地方。宋代欧阳修曾在《定力院七叶木》诗中说:“伊洛多佳木,娑罗旧得名。常于佛家见,宜在月中生。”卧佛寺和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上分别有诗云:“七叶娑罗明示偈,两行松柏永为陪。豪色参天七叶出,恰似七佛偈成时。”另外,七叶树的寿命能够长达千年以上,有着风水神树之美誉。奇仕团寄语:邀你在七叶树下喝茶,在九霄云外信步。富贵吉祥宝相花
莫高窟窟东壁佛陀胸前的纹样宝相花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是吉祥三宝之一。是伴随佛教盛行的流行图案,佛家用以称佛、法、僧三宝的庄严相,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宝相花出现于魏晋,盛行于唐,其雏形是印度莲花纹与中国莲花纹的融合。后来宝相花结合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经由简趋繁、化繁为简的变化,对多种花卉的集中、提炼,成为一种独特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纹样。宝相花纹样既可作为单独纹样使用,也可以和缠枝纹样——枝茎缠绕在一起并呈波状连续的纹样一起构成缠枝宝相花,也可与卷草纹样合用,构成穿枝宝相花纹样。奇仕团寄语:珍爱自己者富贵,善待他人者吉祥。温和美好蜀葵花
莫高窟第窟中唐普贤菩萨手持的便是蜀葵花蜀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绚丽的花朵美好却短暂,还可代表温和之意。可将它送给爱人或者喜欢的女性,用来赞美她温和的个性。蜀葵喜光向阳,这一特性也被文人称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江南谪居十韵》中写道:“葵枯犹向日,蓬断即辞春”。唐代诗人唐彦谦在《留别》中写道“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司马光《客中初夏》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从隋朝起,蜀葵大量出现在敦煌壁画的在主尊佛像画、佛经故事画、供养人像画、装饰图案中,它们或用于装饰图案,或作为供养人所持花,或绘于衬景之中,或作散花飘于天际。奇仕团寄语:瞬间即是永恒,温和也是一种力量。兴旺丰盛一枝柳
莫高窟第窟盛唐壁画上的柳树敦煌莫高窟第窟南壁西魏的《五百强盗》、第20窟隋代的《法华经变·群鸟听法》、第窟《萨埵太子本生图》等壁画中都可以见到柳树的造型。与壁画中的其他花树不同,壁画中柳树的画法十分写实,柳叶随风浮动栩栩如生。有人认为杨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以杨柳喻佛法的兴旺发展。古代印度,人们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在千手观音的四十二个大手臂中的一个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手执杨柳枝诵念真言。还有人认为杨柳取其柔顺,是象征观音慈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之意,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大约六朝隋唐佛法盛行之世,观音菩萨已家喻户晓。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化身,杨柳观音就是其中之一。奇仕团寄语:愿你我旺盛的生命如杨柳之根基,充沛的思想如杨柳之枝叶。空灵超脱如芭蕉
榆林石窟第25窟中唐壁画上的芭蕉芭蕉在佛经中,经常被用来比喻空虚无实之物,借芭蕉外强中空植物特性,喻理人精神“空灵”的道理。佛经中将构成身心虚幻不实的“五阴”比喻为芭蕉的伪茎,应观。如沫、如泡、如热、如炎、如芭蕉、如幻、如梦……非我、非命、非众生、非人等。佛家经典著作《维摩诘经》在卷一《方便品》有一段著名的“十譬喻”,其中第四个譬喻是:“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涅槃经》卷二《寿命品》曰:“当观是身,犹如芭蕉,热时之焰,水沫幻化。”芭蕉树造型特征明显,多出现在说法图中。敦煌莫高窟第窟南壁中唐的《青庐图》、第窟盛唐的《无量寿经变·未生怨》等壁画中对芭蕉有不同特色的描绘。奇仕团寄语:空灵实为大智慧,参透虚无,方得世间至真实相。淤泥不染高洁莲
莫高窟第窟西魏壁画上的莲花状树莲花是圣洁高尚的象征,佛家常常会把莲性比作是佛性。莲花在敦煌壁画中是很常见的植物纹样,因其独有的特征被喻称为“莲花五德”:一、污泥不染之德;二、一茎一花之德;三、花果同时之德;四、一花多果之德;五、中虚外直之德。正因如此,佛经将莲花譬喻佛,所以,最能代表佛教的花,就是莲花。尤其是净土宗也称莲宗,极乐世界亦名莲花藏世界,阿弥陀佛与清净大海众菩萨称作莲花。佛教要求人们不受世间的邪恶污秽的侵染,就像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开出圣洁的花。佛,菩萨,也都是端坐在莲台上,或者是手持莲花,表达了佛是出尘世而清洁不染的高尚的境界。相传悉达多太子的母亲,有着莲花一样美丽清亮的大眼睛,在佛陀出世的那一刻,皇宫御苑出现了八种吉相,其中之一就是在池中生出了车轮一样大小的白莲花。佛陀在西方极乐净土讲法的时候,著名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所供奉给佛陀的也是一朵金色的莲花。奇仕团寄语:从自身做起,少一人沾染淤泥,世界便多一分洁净。豁然开悟菩提树
莫高窟第17窟晚唐壁画上的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豁然开悟,顿悟真理。在敦煌莫高窟第窟初唐的《说法图》、第窟隋代的《维摩诘经变》《文殊》、第19窟窟顶东披的《汲水图》、第窟西龛顶初唐的《顶礼佛陀图》等多处都有对菩提树的描绘。菩提树干粗壮雄伟,树冠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形,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菩提树原生长于印度,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据史籍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西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并亲手种植于广州王园寺(现为光孝寺)。 由玄奘口述、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奇仕团寄语:开悟绝非易事,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节节高升几丛竹
莫高窟第窟初唐壁画上的竹子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象征着高风亮节,富有气节,也象征着生命的柔韧坚强、长寿安宁、幸福和谐。敦煌莫高窟第窟南壁西魏的《五百强盗》、第窟中唐的《报恩经变》、第9窟盛唐的《得度图》、第61窟五代的《维摩诘经变》、第窟南壁盛唐的《法华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等壁画中均绘有不同形态的竹子。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悟道后在鹿苑说法,往摩揭提国王舍城中渡诸生民,居住在迦陵的竹园中。迦陵即迦兰陀,是摩揭提国的长者,迦陵归佛后即以竹园奉佛,为如来说法之所。迦陵竹园是古天竺的五大精舍之一,史称"竹林精舍"。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的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与中国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奇仕团寄语:有节才能高升,做事先做人。健康平安苍劲松
莫高窟第18窟盛唐壁画上的苍山劲松松树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敦煌莫高窟第窟西魏的《佛度水牛》、榆林窟第3窟西夏的《文殊经变》、榆林窟第25窟北壁中唐的《老人入墓图》等壁画中绘有松树,松针簇簇向下,特征明显。松树是寺庙前最常见的一种树木,松树的生长周期长且寿命长,适合在缺水、干燥的环境中生长。村里一般的寺庙都会建在山里或者是悬崖之下,松树在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也能很好地适应。松树还有着迎人之意,且每年散落的松子象征着上苍的馈赠,人们将松子供奉至大王和菩萨像前,来上香的人可以拿一两颗回家,以此来保佑家人平安。奇仕团寄语:强者拥抱变化,理想终能抵达。年,如你所愿
敦煌壁画中的花树远不止这些,百合、文殊兰、无忧树、吉祥草等等都被画匠们刻画在了千年壁画上。敦煌壁画里的元素纷繁多样,这些花草树木点缀其中,或写实、或写意。敦煌壁画里纷繁的小花一朵不起眼的小花,或许寄托着一个的美好愿望;一株飞舞的柳枝,或许正是穿越千年的祝福。你希望怎样度过年?你是否已在心里种下了属于你那棵树?愿你的,如你所愿。图片资源来源:敦煌画院官方
或许你还想看:
《频繁的 ,让丝绸之路在西夏手里黄了?》
《大资本通吃一切?古代游牧民族教你打造多样化的生态圈》
《从“中国威胁论”,看看历史上被威胁过的中国》
《清朝即将灭亡的年,一个澳大利亚人拍下了没有装饰的西部中国》
《这个曾弑父立威的草原汉子,因为一封求婚书被误会了两千多年》《如果诗仙做公务员,最适合去哪个部门上班?》《人的部队凭什么击败了八万多人的帝国大军?》既然看到了这里,期待点个“在看”给我们鼓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