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走进丰都栗子乡,乡村旧貌换新颜
TUhjnbcbe - 2021/7/10 2:21:00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走进栗子乡,一眼望去,银灰色的公路长如丝带,弯曲而悠长,在山间穿梭,时而躲进树林中,时而绕过房屋,逶迤起伏,望不到尽头。路面平整而干净,车辆在路上欢快地奔跑。

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

村民黄忠龙:


  “自从公路修好后,再也不怕在雨天出门了。现在路好、车多了,出门方便了,我们也更愿意晚上没事的时候在公路上散散步了。”


  栗子乡古时被称为“重岩山”,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但也是由于这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近年来,秉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想法,栗子乡*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地方财政累计投资约.6万元,最终建成了“通村通社”公路31.6公里,打通了村民的致富路。

山里有了路

建设新农村迈出了第一步

栗子梯田

蜿蜒的山路带着我们穿过一排排碧瓦朱甍的房屋

“宜居、干净、美丽”

是栗子乡在人居环境上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南江村一组的五保户冉海德:
  


  “去年10月份,我享受了D级危房政策,补助了元,还帮我添置了家具。”


  据栗子乡经发办主任黄鹏介绍,为打造宜居乡村,栗子乡建搬结合,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已建设安置点2个,建成住房套,完成户人搬迁入住。


  


  同时,稳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现已完成C、D级危房改造余户,提升了群众住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打造干净美丽的乡村环境,栗子乡多次组织

↓↓↓

红镰志愿者服务队

巾帼妇女志愿者开展乡村大清扫活动

聘请了清洁员53人

累计定点投放分类垃圾桶余个

投放垃圾箱46个

建立垃圾中转站1个

污水处理站1个

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

新农村建设就跨了一大步

村民陈素珍:


  “我们村自来水通了有2个年头了,过去没通水的时候,需要自己接管子引山上的水用。现在自来水通了,真是方便多了!”


  截至目前,栗子乡完成了饮水安全项目8个,改善了余人的饮水条件,基本实现自来水全覆盖,让汩汩清流进入千家万户。同时,还修建了水渠18条,整治山坪塘多个,让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


  记者在栗子水厂看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


  “这是我们栗子乡一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总投资约万元,今年7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规范化建设、水源自流输水管道铺设、栗子场镇水厂改扩建,目前已完成水厂的平场工作,剩下的预计将在12月底完工。”


  栗子水厂项目负责人陈述发告诉记者,待完工后,将改善栗子集镇及周边栗子社区、双石磙村、建龙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村民用上自来水

栗子乡的水、渠、堰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农村电力新建和改造、农村电网

升级改造也已经基本完成

栗子乡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光纤网络全覆盖

来到金龙寨村

梯田上除了成片的水稻

记者还注意到

规模种植的药材白芨、黄栀子

田间村民们正在地里除草

向德明收割中药材

金龙寨村二组的向德明:


  “过去我因病致贫,家里的基本温饱都成了问题。去年,村上为我提供贷款,教我技术让我种植了5亩白芨,村上还为我重建了新房。现在不仅温饱问题解决了,还对脱贫致富有了信心。”

村民黄淑芳:


  “在这里我们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现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一年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呢!”


  据金龙寨村支书向晓明介绍,自脱贫攻坚以来,金龙寨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发展黄栀子、白芨等中药材亩,参与到产业项目中的农户达90%以上。

走在建龙村的乡间小道上

向阳而开的秋葵花格外醒目

大棚菌在梯田上错落得井然有序

种植大户张国象正拿着剪刀

采摘秋葵

张国象种植的秋葵

种植大户张国象:


  “我们村种植的菌子大多是球盖菇,球盖菇在种植后土地会闲置几个月。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们尝试种植过水稻、玉米。”


  “我种植了秋葵和蜀葵近10亩,一亩地可以摘-斤,每亩约有0元的收益。这秋葵收完过后,马上又继续种球盖菇了。”


  除此之外,栗子乡上还有联合村规模种植的桃子、猕猴桃,南江村肉质鲜美的野鸡,远近闻名的“栗子大米”等特色产业,栗子乡采用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的方法为村民脱贫攻坚、增收致富提供了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的发展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乡上还多次组织了“雨露计划”、家政、手工、农产品技术等就业技能培训,定期有针对性地为乡上壮年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公益性岗位、鼓励发展产业,累计解决了人的就业问题。

教育扶贫能有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栗子乡的校园

敞亮的教室

整齐的课桌

舒适的橡胶跑道

绿茵茵的足球场

整洁的宿舍……

设施完善的校园


  除过优质的学习环境外,政府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教育政策,通过辍学劝返、送教入户等方式,减免了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让想读书、该读书的孩子有书能读、有学能上,实现了教育全覆盖,入学率达到%。

教育上门助学

如今行走在栗子乡

看到这里的乡村建设

越来越美

乡村精气神儿越来越足

小康社会有劲头

更有奔头

推荐阅读

“秋老虎”让人热得遭不住,避暑游客火爆丰都南天湖!

征集“金点子”!大家一起来为丰都的“十四五”规划出谋划策吧

无限风光在险峰,丰都悬崖上的乌云庵!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家玉任秋丹

责编:段敏审核:李永生 李贤文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重庆丰都。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丰都栗子乡,乡村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