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李玉凤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其一
TUhjnbcbe - 2021/7/8 12:27:00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爱故乡发现美书写美传播美

编者按: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对《蜀葵花开》而言,是自己的节日,倡导阅读,推动写作,鼓励原创,以文字为媒,与故乡链接,是我们孜孜以求躬身坚持的事。《蜀葵花开》是一本书,一本爱故乡的书,作者是一群爱故乡的人,他们用文字触摸家乡,用深情记录乡愁。在这个书香弥漫的季节,《蜀葵花开》推出”我与书“系列诗文专辑,献给亲爱的的读者们,愿蜀葵缕缕花香如四月细雨浸润每一位游子的心灵,愿蜀葵花儿正直崛起灿烂绽放姹紫嫣红妆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其一

李玉凤(泽山)

我常常在想,我是为什么要读书?有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我是不是太过浅薄错过太多好书?什么样的书才算好书?读书有学院派和非学院派的差别吗?这些问题,我自己经常会想来想去,并且日复一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点。很荣幸能在《蜀葵花开》的读书专题和大家分享,敬盼指正。

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有所惑,不得解。人生总是充满困惑的,日常的琐碎问题拉扯着每一个人。培根《谈读书》说,读书之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也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在今天,我们不赞同“读书无用论”,同样也不提倡“唯有读书高”。我的观点是:现实的诉诸现实,精神的诉诸精神。我们每一个人无不是在柴米油盐中过日子的普通人,而人与人擦肩而过乃至同床共枕,脑袋相撞却不能明了精神。有时我们与某本书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而现实中的朋友却倾盖如新。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在书里寻得答案,不然也不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唏嘘和庆幸。读书带来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一个“不断在探索正解”的人,而是培养和陪伴我们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我非常敬爱的一位老师常说,“脑子里要充满问题,充满困惑才是真正的清醒。”而我们往往迷失在得到答案后的成就感和快乐。我曾问他,怎么才能更快乐,或者说,怎样使自己的快乐比痛苦多呢?“快乐和痛苦是事物的属性,相伴相生的。你为什么一直要追求快乐呢?快乐不是一种追求!”他甚至有点着急地劝解我,“你要警惕你的快乐,人要是太快乐,一直快乐,就会停止思考。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

人生是没有正解的,没有规范人生或者标准人生。我们读书,上学,把少年和青年这十几年的韶华放在书本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程序化的机器,不是为了拿书里的的知识来认识世界。从我们出生开始,世界就与我们融为一体了。那些勤勤恳恳的农民在智慧上也未必不如你,小学毕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同学也未必不如你,人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多方式,读书不是唯一。那么,我们读书时,在读什么?我认为是在读自己。感知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感知自己看待事物观点的变化和反复,感知自己作为个体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珍贵之处,然后,认识了自己,才能认识自己身处的世界。学会反思,是人类智慧开化的重要一环。当我们某个时候能把自己也当做认识的客体,当做庞大外在世界的一部分来看待,那么,会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人生空无一物,活着的,只有你当下体验到的。

作者简介:李玉凤,笔名泽山。年11月生人,籍贯山西省武乡县故城镇山交村。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乐于写作,多写散文和诗歌,包括现代新诗,近体律诗,偶尔也填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与书”系列(点击标题阅读):

《蜀葵花开》是一本书

张鹏英

一壶茶,几页书

张小波

读书的乐趣

陈维

写在世界读书日

程树宏

读书的乐趣

主编:蒋平

小编:君钰

蜀葵花开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家乡之美

投稿邮箱:mlmlwxy

.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玉凤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