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政代表团来
庐江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
5月13日下午,桐城市委书记刘中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雄,市政协主席雷建鸣,市委副书记谢文婕等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市直机关和乡镇主要负责人等一行40余人来我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王连贵、副县长叶秀等陪同考察。
实地考察
当天下午,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龙桥镇盆形村绿梅产业扶贫基地、放马滩龙虾养殖产业扶贫基地等地,详细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产业扶贫发展情况。为有效实施精准识贫,龙桥盆形村严格按照精准脱贫建档立卡,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走实规定步骤,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在该村*群服务中心,考察团一行仔细翻阅脱贫攻坚村级档案,详细了解了脱贫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以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等情况。
龙桥镇盆形村绿梅产业扶贫基地
该基地自年开始建设,以土壤条件符合梅花种植要求的山地为主流转土地亩,目前已种植绿梅种苗亩,其余亩将用于黄蜀葵的种植。
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龙桥镇盆形村通过大力建设绿梅基地,实施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1
坚持合作经营。由基地免费提供种苗,带动21户贫困户种植绿梅50亩,通过合作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模式,统一销售,解决了贫困户缺技术的难题,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土地入股稳收益。将符合绿梅种植要求的山地亩流转入股,其中有贫困户53户,山地亩,户均增收元。
3
务工就业增收益。绿梅产业扶贫基地可带动32户贫困户参与绿梅及黄蜀葵的采摘与收集,同时吸引周边剩余劳动力参与就业劳动,户均增收0元/年。
4
资金入股保收益。年底,按照“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以企业为平台,将财政资金万元量化入股到安徽绅坤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用于发展梅花产业综合开发,签订正式协议,采取资金入股、保底收益的方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放马滩龙虾养殖(夹板村)
产业扶贫基地
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基地位于龙桥镇夹板村及周边村,养殖面积达20余亩。目前,已有5家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家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该合作社一直秉承绿色健康养殖、生态共作的“稻虾连作”养殖模式,注册了“瓦洋河”龙虾商标和“精颗状元”虾田米商标,建设了物联网全程在线监测系统及电子商务中心。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脱贫攻坚工程中的主体作用,该合作社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1
合作经营增加收入。带动17户贫困户入社从事稻虾连作,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饲料、技术、销售等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收。
2
土地入股稳定收益。通过统一流转、入股土地,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共有户农户将承包经营的.2亩耕地作为资本入股至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为89户,.3亩,年均固定分红3元/户。
3
务工就业增加收益。龙桥镇夹板村种养基地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0个,年增加贫困户收入20万元。合作社于年4月建成了集休闲观光、旅游接待和农产品线上销售为一体的扶贫产业园——夹板石生态农庄。年正式运营,已解决了11户贫困户就业。
4
资金入股保证收益。共有户自愿将万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入至该合作社用于发展,每年按照入股资金的6%保底分红,户均增收0元。同时合理利用上级支持村集体发展资金万元,在保障资金安全性的同时使资金效益最大化,建设夹板石游客接待中心,壮大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人居环境整治,都要振兴产业。龙桥镇盆形村的绿梅种植基地,带动了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一体化服务产业,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龙桥镇夹板村的放马滩龙虾养殖产业扶贫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共作的“稻虾连作”养殖模式,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助力脱贫攻坚。考察团对我县产业扶贫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抱团发展,培育出当地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
座谈会
王连贵分别介绍了我县健康脱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就业脱贫政策等专项扶贫政策和措施落实情况。
他说,近年来,我县以扶贫工作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抗洪抢险的精神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以绣花的功夫落实落细每项工作,并大力实施“”工程,培育壮大扶贫主导产业。
此外,全县还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包保机制,实行“县干包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四大班子负责人带头结对贫困村、包保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带动、脱贫户分级管理、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针对部分贫困户有刚性支出,但无固定收入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实施“一米阳光”助残、“薪火相传”助学工程,最大限度挖掘、运用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实现全县贫困户稳定脱贫。
刘中汉:
庐江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很多真招、实招、新招,在工作落实方面,敢抓、敢管,特别是在精准识贫、分类管理、产业脱贫方面成效显著。今后在脱贫攻坚工作上要向庐江县认真学、对口学、全面学,希望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真经”,打赢桐城市脱贫攻坚翻身仗。
桐庐两地近在咫尺,
要常来常往,
多沟通互鉴,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
往期精彩回顾▼庐江这条通往省城的幸福大道推进得如何?县长很挂心细数庐江方言,这些家乡话你会说几个?“听乡音、品乡宴、享乡游”庐江乡村美食音乐会来袭!这些景区有优惠
庐江人快来看看!你有项福利待查收
记者/李庆锋方明安
编辑/张媛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展示庐江风采
投稿邮箱:wj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