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季蚕茧子上市的时节,在槎水镇全丰蚕茧站蚕茧收购现场,笔者看到,这里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满载蚕茧的农用车停满了院子,一篓篓刚刚收获的蚕茧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今年秋茧喜获丰收让前来投售的蚕农们喜上眉梢。蚕茧站工作人员正忙着称重量、测级别、登记结算、分级堆放,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今年入秋以后气温一直偏高,对秋茧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是我们蚕茧站已经收购了24万斤茧子。”全丰蚕茧站站长陈结来如是说。
槎水镇全丰蚕茧站蚕茧收购现场
在中畈村瓜蒌蚕桑专业合作社的养蚕大棚里,养蚕能手杨红旗正在饲养晚秋蚕。入行才几年的他通过参加蚕桑科技培训班,慢慢掌握了从收蚁、小蚕饲育、大蚕饲养到上簇结茧等一整套养蚕技术,成长为新一代科技养蚕能手。头脑灵活的他不仅养蚕,还培育桑苗。通过桑树绿枝扦插技术培育后的桑苗郁郁葱葱,具有成活率高、节省土地和成本、缩短育苗周期等优点。
养蚕能手杨红旗在采摘桑叶
“发展养蚕大棚有补助,现在大棚就建在桑园里,非常方便。我家秋季养了8张蚕,平均每张蚕茧产量有斤,我心里非常高兴。”杨红旗如是说。前不久喜获丰收的秋茧让他尝到了养蚕的甜头,又马不停蹄投入到晚秋蚕生产中。他的成功,让家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给周边的村民带来了示范效应,更坚定了他继续养蚕的信心。
贫困户储昭斌在采摘桑叶(聂玲慧摄)
方冲村油坊组贫困户储昭斌,为照顾身体不好的妻子,选择在家种桑养蚕,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发展了强桑14号5亩,一共有多棵,租赁了老桑园15亩。经过三年的打拼,依靠种桑养蚕于去年已经光荣脱了贫。
槎水村在骑狮片流转田地亩,林地亩,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路子,依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租赁给跃峰农业开发公司经营,目前已种植桑园亩,套种中药材黄蜀葵亩,在给农户增加了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吸纳贫困户在蚕桑基地务工。贫困户李木春常年在基地务工,每年可以获得工资一万多元,有望顺利脱贫。
贫困户在槎水村蚕桑基地务工
槎水镇,被誉为安徽省优质蚕茧生产第一大镇。近年来,该镇发挥农技部门蚕桑专业技术力量强优势,精准发展到村、农场、家庭户。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引领下,今年该镇12个村的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桑园亩。在农民家庭种桑养蚕的基础上,该镇大力培育新型蚕桑基地和家庭优质桑场建设,年新发展优质新品种桑园亩,新建蚕室平方米,养蚕大棚平方米。到目前共建成百亩以上蚕桑家庭农场1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有全丰和鑫威等2家。
往期精彩回顾1.所有潜山市民,您好!这里有一份您的问卷,期待您的参与2.潜山召开撤县设市大会3.圆梦?新征程——古皖潜山,撤县设市
4.皖约之美,大爱潜山——我在这里,你在哪儿
5.央视播出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卷?潜山篇主办丨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本期编辑丨方丹丹审稿丨陶树明
投稿邮箱:ahqsx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