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书英棒槌
TUhjnbcbe - 2025/2/12 21:17:00

爱故乡发现美书写美传播美

棒槌

李书英

铃铃铃……

一阵上课铃声响过,姚老师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阀走进了五年级的教室。她往讲台一站,下边的学生齐涮涮的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

姚老师向下扫视一眼,第三排一个坐位空荡荡的,她心里有些狐疑:“怎么回事?没请假呀……”

她举一举淉本:

“请同学们翻开第19课,今天……”

“嘭”的一声,教室的门被推开了,紧跟着进来一名男生,他站在门口用抱歉的口气说:

“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

姚老师用不可思意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这个干净整齐的小男孩,她带这个班一年多了,一年来,这个名叫赵志忠的小男生;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并且是班长,同学老师都很喜欢他。像这种迟到早退、和一切不守纪律的行为,在他身上从来就没发生过。出于爱惜,姚老师对他的要求也格外的严格。

“这堂课你就在门口站着听!”姚老师严厉地对他说。

下课后,姚老师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从他身旁走出了教室。经过一年级的教室时,正好年轻貌美的刘老师也下课走了出来。

“这天说冷就冷了,多亏了你班赵志忠同学帮我架起了火筒,他可能迟到了,怎么,你没怪他吧?”刘老师脸上带着几分稚气,笑眯眯的说。

“怎么,他是帮你架火筒来?”姚老师恍然大悟。

“可不是!”刘老师带着感激依旧眯眯一笑。

姚老师:“……”

上二节课时,姚老师走到赵志忠坐位前:

“志忠同学,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老师向你道歉。”姚老师脸上带着诚意。

“说什么呀老师?向我道得什么歉呀?”

“你办了好事,老师不问是非批评了你,还让你罚站,应该向你道歉。”

“不不不,”小男孩快要哭了,“不管怎么总归是迟到了吗!”

姚老师:“迟到也是要分原因的,你办了好事,该表扬、不该罚站。”

“不管什么原因,犯了纪律就该惩罚。我爸说: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老师沒错。”

姚老师不禁对这个孩子肃然起敬。小小年纪竞懂这么多,他的背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姚老师只是在一次家长会上见过他父亲一面,除知道他叫赵石柱外,其余的一无所知。

出于渴求对赵志忠同学有个全面的了解,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姚老师来到了赵志忠的家里。

赵志忠与父母都在家。姚老师一进门,小男孩首先看见了她,他惊喜地跑上前拉住姚老师的手,喊了声:“姚老师”!然后向一旁发怔的父母介绍到:“这是我的班主任姚老师!”然后再把自己的父母介绍给了姚老师。

姚老师向自己学生的父亲伸出了手:

“赵师傅,你好!”

赵石柱一脸尴尬,两只大手使劲地在前襟上搓着,满脸憋的通红,半响,从嘴里蹦出两个字:“嘿嘿!”

赵志忠母亲看他这付窘相,赶紧抢上前握住姚老师的手道:

“姚老师好!”

姚老师弓腰点头:“你好!”

“老师,没想到你会来我家……”赵志忠有点惊奇。

“准是你在学校调皮了,要不老师怎会找上门来?”赵石柱一改刚才的窘相,他语句流利、表情严肃,严然像一位领导。

“不是的,你们误会了。赵志忠同学在学校一贯表现良好,我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下平时你们是怎么教育的!”

赵石柱与妻子相视片刻,立马又恢复了起初的神态——浑身不自在起来。

“原来这样!哎……我们懂什么教育,我跟他爸的文化都不高,懂不了许多道理……这孩子就是跟他爸爸一个样……”

志忠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一边给姚老师倒水:“姚老师你坐,喝水!”

姚老师谢过落坐,又问道:“你们都什么文化?他爸一直种地吗?”

志忠妈笑笑:“我们就只念了个初中,他爸初中刚毕业那年,在乡政府当过一月交通,后来就回村种地了,一直到现在。”

“唔!你还在乡政府当过交通呀!后来怎么回村种地了?”姚老师不解地问。

“哪……哪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还提它干甚。”赵石柱不好意思的说罢,回头竞径自钻进里屋去了。

这使得姚老师略显尴尬。

志忠妈忙圆场道:“他就这么个人!”

“没事,我看赵师傅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大姐,你能给我啦啦吗?”

“他有什么好啦的,送号不倒号——一个没心眼儿的人。”志忠妈说着,“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她这么一说,越发勾起了姚老师的好奇心。她轻摇着志忠妈的肩膀,迫切地央告道:

“你就给我讲讲吧!”

志忠妈看着姚老师,像是妈妈在审视一个不谙事理的孩子一样,她微笑着向姚老师跟前挪了挪身子:

“好吧!你愿听,我就给你啦啦。”

原来,赵石柱在学校的时侯,也跟他的儿子一样棒,每年都能收获几枚各种荣誊的奖状。

初中临毕业那年,乡政府要在这批学生中选一名优秀的男生当交通。那时,各乡政都配有交通员,主要是服务于一把手。无非是端茶倒水、扫地抹桌,向下传达一些任务之类的活。这理所当然的就选中了赵石柱。

赵石柱“走马上任”快一月了。各方面的工作到是干的很踏实,只是他太实了,官场中的各种潜规则他那里懂得?用钟书记的话说就是“这孩子不够灵活。”他不仅在“大是大非”上办不圆通,就连平时跟人一个正当的“招呼”都不会打。

食堂大师傳大老李看他是个好人,因而跟他走的最近。一天,大老李对他说:

“干你这个差使,一要勤快踏实、二要灵活有眼色,这勤快踏实你没得说,但你不够能为,没一点眼儿像根棒槌似的,这怎能行?”

赵石柱慎重其事了地说:“怎个能为法?要什么眼儿?”

大老李有些生气,不觉把声音提上了八十分贝:

“你这人真是根棒槌!你整天不离钟书记前后,工作干好干坏就不说了,最起码在平时还不能跟人家打个“招呼”?还“三好生”呢,一点礼貌都不懂!”

赵石柱低了头,弱弱的说:“那该说些什么呢?”

大老李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训斥道:

“问个好、道个安、饭后问声钟书记你吃来?还不会?”

赵石柱红着脸默默地低着头走了。

第二天早饭后,赵石柱刚走出食堂的门,对面钟书记刚好走出厕所的门,边走边搂着裤子,赵石柱赶忙迎上前脸上笑的像一朵花,恭恭敬敬地说道:

“钟书记你吃来?”

钟书记紧崩着的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终究没能说出一个字来。

背后的大老李看的清、听的真。他“吱溜”一声钻回到了灶台根。

晚上,大老李气极败坏地数落着赵石柱:

“还是高才生呢,你就不看人家刚从厕所出来?怎能问钟书记你吃了呢?”

赵石柱若有所悟。羞愧地悄悄的走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赵石柱恰巧又碰上了刚从厕所出来的钟书记,他急忙上前笑得两眼只剩两道缝,毕恭毕敬地说道:

“钟书记,你屙来?”

钟书记脸上的肌肉抽搐着,一阵紧、一阵松,最终也没吭一声。

这下彻底把个大老李给气翻了。过后,大老李咬着牙狠狠的训斥道:

“你真可以啊,你就是根棒槌!”

从此,“棒槌”这个外号就这么传开了。他也因此成了“名人”。渐渐地,他的大名被人们所忘记,都喊他“棒槌”。

没几天,赵石柱就从乡政府“光荣”地转村务农了。

回村后的赵石柱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满身的力气、加之又踏实肯干,没几年就成了种地的全把式。之后,光荣地入了党、娶了媳妇儿、生了儿子……

听完志忠妈的叙说,姚老师眼泪都笑出来了。她弯着腰笑着对志忠妈说:

“嫁给这种人你后悔吗”?

“不!”

“为什么?”

志忠妈只说了一句:“这种人靠得住!”

这时,赵石柱从里间走了出来,他不好意思地说:“姚老师,让你见笑了。”

显然,刚才的淡话他都听到了。

姚老师赶忙说:“不不不,赵师傅,你是一个诚实的人!”

赵石柱憨憨一笑:“就别说我了吧!既然你是来家访的,那就说说我家志忠吧。”

“我说过了,这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姚老师肯定地说。

“如果他违反纪律、调皮不学,你尽管该管管、该打打,小孩子没有约束是不行的。”

“现在的孩子可打骂不得,个个都是宝贝圪塔,人家父母都舍不得说一声,我们当老师的那能打骂呢?”姚老师反驳道。

“小孩子家懂什么?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场空。骡马不打,调不出好牲口。孩子不打,出不了好学生。咱不懂多少道理,我就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你放心管吧,我跟别人不一样。”

“过去的这种教育方式,现在不适应吧?”姚老师不屑地问。

“我们老百姓虽不懂什么教育理念呀、方向呀的,但我们只看事实。你看看现在都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管不了、老师不敢管。在家是祖宗、在校称霸王。这都是些什么接班人哪?全是惯的!”由于激动,他的声音都变了。

一习话引起了姚老师的共鸣,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她是有体会的。她重新打量着这个朴实憨厚的赵石柱,没承想这个连“招呼”都不会打的“棒槌”能讲出这么深刻的道理来。这,就是一个父亲、一个密切接触社会生活的老百姓的亲身体验。难怪赵志忠同学是那么的优秀。姚老师注视着眼前的这个“棒槌”,一股激情从心底升起……

她满怀敬慕,告别了赵石柱一家。

姚老师踏着小调走进了学校的大门,正好碰到了准备外出的申校长。申校长不解的问:

“姚老师,什么事这么高兴呀?”

“我认识了一个人。”

“什么人值得这么高兴?”

“老百姓!”

姚老师说这三个字时,语气里明显的透着满满的自豪。

作者简介:李书英:网名:花甲,年生,武乡县韩北村人,初中文化,地地道道的农民,农闲时节,喜欢看些书报,爱好写点儿文字,时时处处为宣传家乡、弘扬正能量尽心尽力。

主编:采禾

小编:含函

蜀葵花开

记录故园之美助力家乡之兴

投稿邮箱:mlmlwxy

.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书英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