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的生活美学为何情到多时情转薄
TUhjnbcbe - 2024/3/16 18:18:00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20.html

浪淘沙——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号“醉翁”,不是只因酒而醉,有时因花也醉。

古人总是称春神为东君,东风自然就是春风了,欧阳修词中那种“豆共从容”的愿望,就是希望留住明媚春光,宋朝王观有一-词:“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而黄庭坚也有“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幽叹,都是怜惜春天光景的意思

“把酒祝东风”就是对这易逝韶华的委婉叹息,记得苏东坡后来有“把酒问青天”的句子,气魄大了许多,不知是不是从这里化来的,但读的人都可发觉,“祝”字却多了几分幽怨的笔调,这幽怨漫漫堆得多了,才会感叹“可借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问得竟如此悱恻缠绵。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许明年此时,花还在,人已去,这种对花的感触,发而及人生,变成了唐诗宋词里的万紫千红。比如葵花,据说是清晨开,傍晚谢,只有一天的生命,却总是坚定地向着阳光。唐朝诗人岑参为感叹“蜀葵花”写道:“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人生不得长少年,莫借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叹息昨日黄花之悲,而欧阳修在这里由去年而今年,又至明年,依然感叹聚散无常。记得林黛玉曾说,“聚时热闹,到散时岂不清冷?所以倒不如不聚的好。”归根结底,她仍是喜聚,只不过是怕聚,更怕由那热闹而转为清冷的孤寂。因为那样她更能清清楚楚感到那孤寂的沉重分量,足以令人泥足深陷,不能自拔。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纳兰性德说:“情到多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人的感情太敏感也是痛苦的。每一点情感都会被放大,终是折磨自己。

于是,每当我读到“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时,都有想恸哭的感觉。谁还能想到明年的事呢,一转眼间可能就物是人非了。我和朋友说,每次聚会我都拼命高兴,因为我总想,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我得记住。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不是什么不祥的预兆,而是人世太难预料,大家都像风中浮萍,能有相逢的缘分已属不易,苛求能长相厮守,一生一世,只是骗人骗己而已。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缘尽了呢?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眼前的相聚,原来不可不拼命珍借。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生活美学为何情到多时情转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