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让你说出一种花,它不算名贵,但娇艳可人,你会想到哪种花?我想,很多人会想到蜀葵。为什么这么说?蜀葵姿态高挑,翠叶艳花,袅袅婷婷,看上去热烈、温馨,不输牡丹芙蓉。古人赞其“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渝艳众葩,冠冕群英”。那它为什么没有跻身名贵花草之列呢?古人也给出了答案:“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嫌处只缘多。”没错,它就是太多了,物以稀为贵嘛。
陈半丁蜀葵一种花,通过名字就可以看出原产地的,可能就属蜀葵了。蜀,是四川的简称,蜀葵的就是产自中国四川,现在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均有种植。蜀葵的草本很高,通常可达2米,花色红艳,也叫作“一丈红”。又因为在麦子成熟时节开花,也叫“大麦熟”。蜀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开花自下而上呈串状开放,所以,在胶东一些地方,又被称之为“步步高”,正所谓“蜀葵花开步步高,次第绽放竞妖娆”。这个称谓,赋予了蜀葵吉祥的寓意。
程十发蜀葵蜀葵在唐时就备受人们喜爱,以其雅俗共赏之态,广为文人墨客赞叹吟咏。从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到宋代的陆游、苏轼等,都留下了赞美蜀葵的诗作。如诗仙李白的《流放夜郎题葵叶》的诗:“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这首诗是他被流放夜郎期间所写,借蜀葵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陆游的《秋光》诗写道:“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隐几兴悠哉。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这首诗意象丰富,描绘细致,具有浓郁的田园气息。
沙馥蜀葵蜀葵适合入画,自明代以来,常被选作花鸟画的题材。到了近代,很多名家大师也都画过蜀葵,像沙馥、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徐悲鸿、陈子庄等,都留下了蜀葵的妙迹。他们以精熟的画技,深厚的学养,将蜀葵超凡脱俗的特质传达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吴昌硕蜀葵吴昌硕的《菖蒲花卉》,画的就是蜀葵和蒲草。此画题识:花草乱插陈古瓷,凡稿拔去天为师。板桥肯作青藤狗,我不能狗人其宜。三足老蟾画不出,矫矫一官又如虱。老葵今日如过吾,无酒还当醉以墨。缶翁以较淡的笔墨将蜀葵插于瓶中,配上一盆蒲草,以清供的图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陈师曾蜀葵陈师曾先生学过缶翁,并上师古人,于徐渭、八大、大涤子处均有获益,并为我所用。他的这张《蜀葵》,用白色、红色两种花作对比,并以铁树叶子破两株之平行。统观整幅画面给人以含蓄秀逸,古朴端庄之美,文人气息浓郁。
齐白石蜀葵作为绘画题材极其广泛的白石老人来说,画蜀葵,自然不在话下。他的这张画,延续了惯常的红花墨叶画法,大笔画叶,小心收拾,几朵红花,或隐或现,浓淡干湿,信手铺陈,构图上,一长一短,高下相形,简与繁,恰到好处,清趣自见。
徐悲鸿蜀葵徐悲鸿先生中国画,吸收了外来艺术技巧,并成自家面目。他的这张《蜀葵》,以单株面貌呈现,用笔萧散,设色含蓄而有变化,叶子的正侧、疏密、整碎,历历在目,花的颜色红里透紫,沉稳压台,增加了画面的分量感。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画面,徐先生做到了对比之美,以少胜多,大音希声,堪称佳作。画面的题款“傥使人间只一本,千金买去不为多”,富有意趣的书法,更是为画面增色不少。
黄宾虹蜀葵黄宾虹先生素以山水见长,但他的花鸟毫不逊色,被誉为是“写出来”的花鸟画,这主要得益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件《蜀葵》,从落款看,是其晚年作品,画中的花、叶用双钩手法写就,再填墨设色,痛快淋漓。画面左下角用一枝石榴调和,让画面张弛有度。
陈子庄蜀葵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陈子庄先生的《蜀葵》。陈子庄先生被誉为“在野派”四大家之一,生前籍籍无名,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遗作展,轰动画家。他的这张《蜀葵》,用笔率性,大笔挥写,不计工拙,设色含蓄,又不失明丽。蜀葵后面那一笔山石,顿时让画面有了悠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