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花卉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都有其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可能引起花卉的发育停滞甚至死亡。
花卉长期生长在原产地,在进化过程中对其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等产生了适应性,并将这种适应性遗传给后代。因此,当从南向北引种花卉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否则冬季的低温使细胞内外结冰,破坏细胞原生质的理化结构和机能,发生冻害。相反,当从北向南引种花卉时,因为不能适应南方长期的高温,会使花卉细胞内蛋白质凝固而受到灼伤,或者由于冬季达不到花卉对低温的要求而影响开花。
根据花卉耐寒力大致分为耐寒、半耐寒、不耐寒三类。耐寒花卉原产于寒带和温带地区,如玫瑰、紫薇、丁香、迎春、玉簪、萱草、蜀葵、龙柏、紫藤、银杏等。半耐寒花卉原产于温带较暖地区,如芍药、梅花、石榴、夹竹桃、大叶黄杨、玉兰、五针松、三色堇、金鱼草、石竹、翠菊、郁金香、部分观赏竹等。不耐寒花卉包括春播一年生草花以及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常绿宿根和木本花卉,如大部分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观叶植物等。
为了使花卉能够适应引种地的环境,我们常常采取一些措施,避开高温或低温的危害。如夏季采用遮荫、浇水、叶面喷水、通风等措施降温;而冬季则可以采取加温、覆盖、培土、包扎、控制氮肥等防冻保暖措施。
有些花卉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分化,如杜鹃、山茶、梅、桃、樱花、紫藤类都在夏季25℃以上时进行分化,入秋后进入休眠,经过一定低温后,结束或打破休眠而开花。还有些花卉在低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在开花之前需要接受一定时期的低温刺激。如金盏菊、雏菊、金鱼草、飞燕草、石竹、虞美人、花菱草、三色堇、紫罗兰等。
温度对花色也有影响,许多花卉均会随温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减弱而花色变淡。喜高温的花卉,在高温下花色艳丽;喜冷凉的花卉,遇高温则花色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