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花卉历来都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它不仅活跃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史中,形成了稳固的比兴传统和比德传统、花鸟画传统,而且在人们世俗人生、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以汉民族为主题的重文尚雅的审美情调,是从宋代开始定型的。宋代以后,不但文学艺术平民化了,就连平民生活的衣食住行,也充满了诗意和设计感,实现了“日常家庭生活之文学艺术化”。而赏花、簪花的生活风尚在这一美学演进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历史角色。
一、宋代簪花文化的形成原因
宋代是中国历史文化调整、变革和定型的关键历史时期。著名学者陈寅恪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节点的直接原因,在于宋代社会及社会阶层的变化带动了相关审美需求。宋代以文教兴国,重文抑武,统治阶层大多爱好文艺,科举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庞大的官僚队伍由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构成,掌握了政治话语权的文人,把他们的审美理念、生活方式推广到全社会,进而获得文化上的认同感。
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美学方面,无论是贵族、士人还是平民,日常生活都极富审美色彩,这是宋代较之魏晋和唐朝历史性的进步。体现在生活领域,人们作为审美主体的意识普遍提高,生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在生活方式上有浓重的艺术化、审美化意味,城市审美文化勃兴,赏心乐事活色生香丰富多彩。
唐代和宋代都处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高峰期,但其思想文化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质。如果说,唐代美学充满了积极开拓的外向型气质,那么,宋代美学则体现了精细幽微的内向型特征。
总的来说,宋人缺少唐人开疆拓土的雄伟气魄,却比唐人审美更精巧细微,美学追求更富书卷气。宋代美学总体倾向是崇儒尚文、精致内敛,但这不代表宋人思想的保守、沉闷。“人言物外有烟霞,物外烟霞岂足夸”(邵雍《对花饮》),与广阔的外部世界相比,他们更强调内心的丰富。宋人的精致体现在生活中造神奇,簪花就饱含了浓郁的审美意味。
二、宋代簪花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宋代的生活风尚中,簪花可以说是最突出、最直观、最具特色的一个社会现象。无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皆以簪花为时尚。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男子普遍簪花的时代。
在宋代以前,鲜花更多地为贵族阶层所享用。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刻画的是上流社会贵族女性形象,斗花、斗香等活动只在贵族阶层流行。晚唐五代时期,宫廷还要举行斗花活动,场面比较正式,斗花输了的宫人要付钱置办酒席。
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局部宋代花已经为平民社会所欣赏享用,普通市民、劳动者也簪花、戴花。舒岳祥有一首诗反映了劳动妇女的簪花行为:“前垅摘茶妇,顷筐带露收。艰辛只有课,歌笑似无愁。照水眉谁画,簪花面不羞。人生重容貌,那得不梳头。”簪花这一行为,体现了采茶妇爽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宋代鲜花已成为了平民的日常消费品。每日的清晨,卖花者骑着骏马、提着竹篮,发出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到了鲜花盛开的时节,花市更显热闹,买者纷然,一派繁荣景象。南宋临安的四百多个行业,其中之一为“面花儿行”,即专门生产和制作簪花的行业。
宋人簪花的种类丰富,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花朵佩戴。这说明宋代市民对鲜花有旺盛的需求,也从侧面反映出宋代鲜花种植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达。鲜花不但种类丰富,而且不因季节的变化停止供应。
01宋代男子簪花成风
宋代花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花文化有鲜明的特色,比德理论形成。北宋中期之后,人们除了喜爱牡丹,对梅花的推崇逐渐凸显,这实际上反映了审美趣味的转向。宋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男子簪花成风的时代。士大夫簪花不仅是对美的追逐,更是向往独立人格、精神世界的标志。
02宋代民众爱花赏花
宋代市民热衷于赏花的社会风气,反映出宋人的精神品位和生活趣味。宋代社会爱花成风,花不仅是贵族阶层和文人阶层的生活必需品,还成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在生活领域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充分显示了宋人的生活风尚。
03宋代文人通过簪花抒发性情
宋代的花谱研究非常丰富,显示了当时人们对花的科学认知水平,集中表达了对花卉的审美观念。宋代花鸟画与咏花诗词十分流行,花是宋代艺术中最普遍的艺术对象。
局部在宋朝,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日庆典,簪花都是一种风俗习惯得。宫廷郊祀、宴饮等活动也要簪花,并且将其上升为一种制度来执行。如果说平民簪花更多地体现了对时尚的追求,那么文人则是通过簪花来抒发性情表达情感,不少诗词对簪花现象都有所反映。
如黄庭坚的“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三、宋人把身体的外在装饰推向极致
簪花并非起源于宋代,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把鲜花香草作为身体装饰的诗句,不过屈原是否真的会身披鲜花也未可知。目前能够确定的古人簪花行为,最早发生在西汉出土的簪花女陶俑可为例证。西汉时人们在重阳节佩戴茱萸已经成为风俗。唐代的贵族女性,喜欢用硕大艳丽的花朵装饰自己,但男性簪花和平民簪花并不普遍。
但在宋代,人们多用鲜花作为身体装饰。簪花已发展成为普遍的社会风俗,人人都爱簪花、戴花。簪花不仅是女性爱美的举动,在宋代男子簪花蔚然成风。簪花者不分性别、年龄、阶层与贫富状况,不仅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簪花,普通市民、劳动者也爱簪花。簪花不限于节日时令、宫廷庆典宴饮,已经内化为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01宋人有节日簪花的风俗
在宋朝,与日常簪花相比,节日簪花更显隆重。立春时,人们将鲜花或象生花,制成春幡佩戴在头上。佩戴春幡的习俗,在很多诗词中都有反映:“剪彩漫添怀抱恶,簪花空映鬓毛秋。”(陈棣《立春日有感》);“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苏轼《减字花木兰·已卯儋耳春词》);“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春日里由鲜花或象生花制成的“春幡”,承载了人们在万物生发的季节里播种的希望,同时也成为追忆时光流逝的符号。
古人簪花图端午节也有簪花风俗,石榴花成为人的最爱。《水浒传》第十五回,阮小五一出场鬓边就插着一朵石榴花。一进入五月,大街小巷响彻卖花声,接连数日。人们竞相购买菖蒲、石榴、蜀葵,栀子,将这些花放置门前,上挂五色钱。在宋人的观念里,夏至阴气萌生,这些植物混合在一块可以避瘟疫。
节日里簪花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重阳节簪菊。汉代重阳节,人们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祛病辟邪。到了唐代,人们将茱萸佩戴在头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迟至中晚唐,出现了将菊花戴在头上的风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郑谷《重阳夜旅怀》)。
到了宋代,重阳节人们赏菊、簪菊、喝菊花酒。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诗中,描述了与友人宴饮赏菊、簪菊欢聚的场景。“今年重阳公欲来,旋种中庭已开菊。黄金碎翦千万层,小树婆娑嘉趣足。鬓头插蕊惜光辉,酒面浮英爱芬馥。旋种旋摘趁时候,相笑相寻不拘束”。菊花几乎成了重阳节的象征,赏菊是重阳节与家人、朋友团聚最重要的休闲活动。
03宋代男子簪花之风盛行
宋代是中国古代男子簪花的高峰期。清代学者赵翼在《陔馀丛考·簪花》中谈道:“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男子簪花现象,但都是作为个案存在,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古人簪花图到了宋代,男子簪花则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士农工商各阶层都以簪花为时尚。不仅文人雅士爱簪花,普通市民、劳动者也爱簪花,“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宋代隐士邵雍有一首《插花吟》,“头上花枝照酒厄,酒厄中有好花枝”,可见隐士生活中也是经常簪花的。就连绿林草莽也爱戴花,《水浒传》里的浪子燕青被描述为:“腰间斜插名人扇,鬓边常簪四季花。”
宋代男子在登科及第时要簪花。新科进士于贡院赐闻喜宴,皇帝赐花,宴罢簪花骑马而归,以示荣耀。宋代男子的簪花之风影响至金、元两代,明清开始衰落。但是状元簪花的风俗,还是延续到了清代。殿试结果公布后,高中头甲的三人要出东长安门游街,顺天府丞按例在东长安门外设宴,三人宴席间要簪戴金花沿袭古制旧俗。
民间嫁娶中新郎官也有簪花习俗。《水浒传》中周通去桃花庄娶亲,鬓边簪一朵罗帛象生花就是这种风俗的反映。另外在庆寿场合男子也会簪花。此时簪花具有表演的性质,起到戏彩娱亲的作用,“庭下阿儿寿慈母,簪花拜舞笑牵衣”(何梦桂《和何逢原寿母六诗·其二》)。
04簪花成为宋代宫廷典仪
除了日常簪花与节日庆典簪花外,宋代宫廷继承唐代的传统也有簪花的习俗。学士苏颋赋诗受到唐玄宗奖励,玄宗亲自将御花插于苏颋头巾之上。汝阳王在进行歌舞表演时,簪戴红槿花助兴。唐代宫廷虽然出现了簪花现象,却是即兴的偶然性行为。
古人簪花图与唐朝相比,宋代宫廷簪花,已经形成了严格的制度,上升到典仪的高度。宋代宫廷对簪花的场合、不同品级官员簪花的种类,都有严格规定。国家大典如中兴、郊祀、恭谢、两宫寿宴、新进士闻喜宴等场合,臣子们都要簪花。不同级别的官员簪花种类也不相同,分成罗花、栾枝、绢花三种。
官员们除了可以簪戴罗花、绢花、栾枝等象生花外,还可以佩戴像牡丹、芍药等艳丽硕大“生花”。杨万里曾有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三》
北宋宫廷对簪花种类与场合有详细的规定。宴饮的范围与对象不同,簪花种类也有区别。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圣节大宴,如有辽国使节参加,使用绢帛花;春秋两次宴会,用罗帛花;上元游春或皇帝出行,则安排小规模的宴会,称为“对御”。如遇“对御”,从臣们簪戴“滴粉缕金花”。簪戴“滴粉缕金花”表示君主与从臣的关系更为亲厚。
宋代社会簪花的生活风尚,体现了“礼”的生活化、世俗化。礼仪教化让人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才是高明的策略,如果社会秩序教条刻板强制让人遵守没有丝毫的益处。宋代运行的社会秩序,考虑到了人的接受心理。“簪花”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宋代社会文明的进步。
05宋人以花为饰来展现身体美
簪花作为自我修饰的手段,首先突出的是人花相映的视觉美感,花起到了衬托人的作用。《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明皇亲自将一枝千叶桃花插于杨贵妃的宝冠上,认为此花尤能助娇态。
古人簪花图宋人常常在诗歌中,使用人花互喻的手法。黄庭坚有一首写梨花的诗:“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黄庭坚《次韵梨花》)。先是借用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典故,再写桃花虽艳丽却不及梨花天然娴雅,如同一个不染风尘保持本色的天然美人。
苏轼有一首《西江月·梅花》词,更是达到人花幻化的境界,简直分不清是写花还是写人了:“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另外,嗅觉体验也是人们簪花的一个原因。茉莉花因香气浓郁,尤其是夜晚香气尤甚而受到宋人的喜爱,成为簪花的上佳选择。“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王士禄《末丽词》),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四、宋代文人簪花的人生寄寓
文人的簪花活动,代表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簪花除了能够满足文人的日常审美需求以外,也成为他们表现内心的一种方式。簪花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境遇、社会活动、身体健康、思想情感等状况有很大的关联。以簪花为寄寓方式是当时文人的普遍做法,这是宋代文人审美意识在生活领域开拓的结果。
魏晋时期的文人,纵情山水,嗜酒服药,他们喜欢用放浪形骸、超然物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人生主张。但宋代文人已经认识到人要生活在规则秩序里,故能自觉地远离这些较为极端的表达方式。他们采用簪花、品茶、弈棋、焚香等更为艺术化的方式,在生活中超越生活,以审美的态度面对浮世悲欢。
古人簪花图文人生活中看似细小平常的活动,也可以传达无限丰富的意味,“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簪花也是如此,文人簪花并不是个别现象,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寄意”方式。文人士大夫簪花,既是生活趣味的体现,也是内心强烈情绪的宣泄,又是人生态度的变相表达。朱敦儒有词云:“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诗人藐视荣华富贵,只求寄情山水诗酒,“且插梅花醉洛阳”表现了诗人特立独行的性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01欧阳修“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大多奉儒家思想为修身理念,深受中唐白居易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影响。庆历四年,范仲淹主持的新政失败,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纷纷遭到贬谪,特别是欧阳修,还被别有用心的政敌攻击,卷入所谓的“甥女案”,虽然最后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但是对欧阳修的精神打击极大。
庆历五年,欧阳修外放滁州。起初,欧阳修还深深地陷于精神的苦闷之中。是滁州美丽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风,安抚了欧阳修本就豁达的心灵,他开始纵情山水,以醉翁自居,并作诗曰:
丰乐亭游春三首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诗人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众人游春图,“簪花”突出了享受人生不负春光的形象。此诗正是欧阳修于庆历七年任滁州太守时所作,他并没有表现出被政敌排挤打压消沉的一面,相反,大家所看到的欧阳修,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古人簪花图02辛弃疾“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辛弃疾年轻时,不同于一般的文弱书生,他胆色过人、身手出众、屡立战功,是文武双全的青年军事将领。《宋史·辛弃疾传》中以“青兕”来形容他。面对南宋朝廷安于偏于一隅的现状以及艰难的时局,辛弃疾试图有所作为,但却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一再受到朝廷奸佞臣的排挤打压,一腔热血,报国无门。
谁向椒盘簪采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尽。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辛弃疾《蝶恋花·戊戌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曾在军中任职,经历过宦海沉浮,先后做了几任地方官吏,做出了很多政绩,但并未在中央担任要职,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淳熙八年()起,他被弹劾隐居于带湖。创作此词时他已年近半百,已经是他隐居带湖的第八个年头了。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辛弃疾《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此词大概作于嘉泰二年(),此前他刚刚度过自己六十三岁的生日。通过这首词,我们似乎能看到在烂漫的春日里,一个发秃齿摇的老人,拄着拐杖急于去看牡丹花。老人也想同年轻人一样将花簪戴在头上,可头发已然稀疏,簪花不住,只好自我解嘲一番,推说是帽檐太长的缘故。
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局部花引发了簪花者的生命意识,促动人对时间的思考、联想与体验。文人在生命的终点,往往借花表达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王安石病危之时,尤折花数枝置于床前,写下了这首绝笔诗:“老年少欢豫,况复病在床。汲水置新花,取慰此流光。流光只须臾,我亦岂久长。新花与故吾,已矣两相忘。”(王安石《新花》)
花激发了人热爱生命、拥抱青春的热情。人生越是短暂,就越应该尽情释放。在宋人的意识中,人老簪花是风流的人生态度。“人老簪花却自然,花红就不厌华颠。人间无此风流样,何止源流二百年。”(苏泂《见三山翁插山茶花一朵》)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黄庭坚《南乡子·重阳日宣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古人簪花图“白发簪花”代表了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看似惊世骇俗及时行乐的行为寄寓了一生忧愤之意,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挽歌。黄庭坚的这首绝笔词也借“白发簪花”的形象表达了“万事皆休”的旷达。这是黄庭坚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总结,也是饱经忧患浮沉的诗人最终选择的生命态度:
簪花能够反映出个体生命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文人簪花的行为实则是他们寄寓人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宋代文人簪花是普遍现象,文人们借簪花这一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来表达心声。白发簪花既是当时文人风流的自我标榜,同时又是文人们构建起来的意象,这个审美意象传达的意蕴为后世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