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首载于《本经》,《吴普本草》云:生邯郸、上蔡。正月生,叶细圆,青黑黄白,五月花黄,六月实黑,《别录》云:生沙苑川泽及邯郸、琅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云: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惟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者为好。
《新修本草》云:今出齐州,龙山最善,淄州、兖州、青州者亦佳,叶似牡蒿、附子等。又云: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风,轻虚不如东道者,《本草图经》云:今京东、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黄色,与蜀葵根相类;茎叶俱青绿色,茎深而叶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时嫩紫,作菜茹极爽口。
五月开细白花,中心攒取作大房,似莳萝花,实似胡荽而大,并有附图4幅,从上述诸家本草记载的特征、产地及附图形态来看,古代所用防风原植物并非一种,其中《本草图经》所述各器官形态及所附解州防风图根稍弯曲,但无侧根,根头顶部有毛状基生叶柄残基,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等特征。
均与现今所用防风原植物相符合,而《吴普本草》所载:五月花黄,六月实黑。与防风花白色,9~10月果熟相比较,差异甚大,显然是他种植物,《别录》及《新修本草》所述生沙苑者、《本草经集注》所述产郁州者,经王建华、楼之岑调查考证《本草图经》所附同州防风图,根弯曲,又有多数侧根,特征与该种相近,郁州在今江苏连云港地区,该地区曾使用伞形科泰山前胡的根作防风,《本草图经》所附齐州防风图特征,除果序外与该种有些类似,《本草图经》所附河中府防风图,不能确定为何种植物,但亦非现今所用之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