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色湘潭丨这些古桥,有什么故事上
TUhjnbcbe - 2024/3/25 17:11:00

开栏语

山连衡岳,水接潇湘,钟灵毓秀,源远流长,湘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人们所赞叹。隐山八桥诉说着胡氏父子和湖湘学派的故事,文庙带着书香气从宋朝绍兴年间走来,十八总老街见证了湘潭作为全省商贸中心的辉煌……遇见那一处处“古色”,仿佛能听到或高亢激昂或婉转低回的歌唱,那是前辈们的热血与奋斗,是这座城市的荣光与梦想。

光阴一泻千里。而今,湘潭文旅融合发展势头正盛,“古色”与“红色”“绿色”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景观互添光彩。湘潭正在努力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那些散落民间的古香古色,也将随之焕发出新的生机。

《湘潭日报》文化周刊和湘潭在线推出“‘古色’湘潭”系列报道,探寻那些藏在历史深处的骄傲,坚定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敬请垂注。

古桥(上)

编者按:

母亲河湘江孕育了湘潭,也浇灌出许多湘潭与桥的故事。

桥是情感的连接,是社会百态的镜像。湘潭现存的古桥大多是石桥,造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桥的诞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人民群众智慧的象征,更是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些古桥又大多为民间修建,反映着湘潭地区民风的淳朴乐观和积极向上。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那些写满记忆的古桥上,勤劳的湘潭人民与外面的世界互通、交流,来来往往中,湘潭文明得以滋养并逐渐走向远方。

石灵桥风雨沧桑风采依旧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谷桔

修缮后的石灵桥。(方阳摄)

湘潭向北,就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沙。遥想明清年间,“小南京”“金湘潭”的风采曾与省会长沙一样灿烂夺目,两地的商贾互通、百姓往来一定是频繁火热的。在雨湖区鹤岭镇金侨村与宁乡市道林镇龙泉湖村交界处,那座建于清朝的石灵桥,或许就是最好的见证。

如果把古桥比喻成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应该是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连接湘、宁两地的石灵桥却没有想象中的“老态龙钟”——她像一位优雅而又涵养深厚的大家闺秀,修旧如旧的桥体跨过靳江河,弯月般的桥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与桥边的绿树夏花一起,构成一幅恬淡宁静的画卷。

站在靳江河前,我们分明看到了北岸的一个乡贤,他捐出自家钱帛,在乡邻间奔走呼号,然后便有了一座石桥。又看到南岸湘潭百姓忙碌的身影,运石子、铸桥基、雕石栏,桥从三拱变成了五拱……

这座原名“湘宁桥”的古桥,南岸是雨湖区,北岸的东边是雨湖区、西边是宁乡市。据史料记载,此桥为湘潭人首建,虽然始建年代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清乾隆年间,宁乡人黄庭英独自捐银两,重建了三拱桥,“石灵桥”之名就是此时确定的。到了清光绪年间,湘潭民众又在南岸一端延建两拱,成为五拱桥。眼前所见石灵桥总长54.5米、宽6.3米、高8米,基本保持了光绪时期的模样。

桥虽不语,但两岸民众同心接力修桥,恰是说明了她在湘、宁两地商贸兴盛与百姓出行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连接的重要性,住在桥边的七旬老人李力耕也感受到了,“以前,运煤的、卖百货的都经过这里,催生了很多店铺,我家以前就是开饭店的。”

湘潭大学副教授、湘潭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周黎民经调研后这样描述石灵桥:“湘潭境内现存形状最威武、保存最完整、工艺最精湛、线条最美观、风格最古朴大方的古石拱桥,被建筑业界称为‘湘潭的赵州桥’。”

一切答案,需走上石灵桥方能揭晓。

石灵桥为花岗岩石所建,桥墩砌石之间平整无缝,工艺上先凿成燕尾口,再浇铸铁水,以此增加坚固度。为了引导水流下泻,桥墩做成了上水尖、下水平的船状。细看会发现,每个桥墩上均刻有蜈蚣,因民间传说龙代表涨水,而龙害怕蜈蚣,蜈蚣即取镇龙驱洪之意。桥上那些生动的瓜果、猴、鹿等精美雕刻,诉说着吉祥顺通、祈福纳瑞的美好寓意。

轻抚石桥,一连串问题在脑海里盘旋,在手挑肩扛的余年前,半圆形桥拱为何没有石柱的支撑也不会掉下来?桥面上的石块是怎么打磨的,又如何放上去的?坚硬的花岗岩上为何能雕出如此精美的图案……

应了桥上的那些美好寓意,历经风雨沧桑的石灵桥依旧是岁月静好的模样。年,石灵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湖南省、湘潭市两级文物部门的支持下,近年迎来了一次大的修缮。老槐相依,桨声灯影,古老的石灵桥风采依旧。

万福桥不甘沉睡的“楚南大观”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冯叶

湘乡万福桥气势恢宏,横跨涟水。(方阳摄)

建于雍正元年(年)的万福桥,有辉煌的过往,亦遭遇时代的“冷落”。自年,替代它的洙津渡大桥建成通车,这座背负了近年历史的古桥,终于卸下了担子。那之后,桥头多出了8个石礅,用来防止车辆通行。车水马龙不复,野草蔓长,杂树招摇,桥面渐渐被掩盖。成长于新世纪的人们,见到的古桥就是这般模样。

这次看到的万福桥不一样。

远远瞧见,桥面上豁然开朗。走近了瞧,过去长在这里的植物,只剩一些新砍的树蔸,还有几处低矮的花木。

万福桥西头,离得最近的一户人家姓谢,花园里种满了木芙蓉、蜀葵等各种花卉。据说这是当地风俗:洙津渡一带,家家户户都种花。花园不大,花卉挤不下了,老谢便将蜀葵种子丢在万福桥头,私家花园得以“扩充”,万福桥和谢家,从此无缝相连。

谢家为万福桥添了花,砍树,另有其人。

70岁的肖谷清住在桥附近。相比现在,他更喜欢车水马龙的万福桥。洙津渡原是娄底、邵阳等地通往省会长沙的重要通道,那些说着不同方言的人,总要经过万福桥,有时也会在桥西的饭铺吃饭,谈论些天南海北的话题。肖谷清呢,在上世纪50年代末,便跟着大人们用板车运河沙出去。

后来有了三轮车、手扶拖拉机,再后来村里有了汽车,万福桥的压力越来越大。建桥的古人,怎会想到这样的景象。桥东头上桥的路太窄,大车通行困难,肖谷清就见过不少惨痛的车祸现场,有的连车带人冲进了涟水河。

年,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桥,被列入湘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政府在离它米处建成了洙津渡大桥,万福桥才真正成为历史。

可人们不会忘记万福桥,当地人更不会。

雍正年间,徐公明带头出资,建起了这座桥,因造福万民,取名“万福桥”。桥有9拱10墩,蔚为壮观,又处于当时被称为“南楚”的湖南,因此有了“楚南大观”的美誉。

当地人爱这座桥,自清雍正八年起,便在桥西建起桥门、桥亭,派专人守护万福桥。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入侵,曾派飞机轰炸万福桥;抗战胜利之后,万福桥立马启动修复,年便恢复通车。每逢汛期,当地村民都会自发对古桥进行巡视,发现情况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组织村民自行修复。

年,村民们又捐资在桥西头建起洙津渡楼,在桥东头建起楚南大观庙宇。这些地方均刻有捐款人名单,捐款金额多为一两百元,其中就有肖谷清的名字。

村民舍不得这座桥的心情,肖谷清明白。他见不得这么美的古桥被杂树喧宾夺主,早些天,他和另一个村民花了10天时间,将杂树砍尽。本已沉睡于历史深处的万福桥,再一次,清爽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两界桥守护湘衡守望乡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廖艳霞

两界桥旁古树环绕,景色宜人。(罗韬摄)

从湘潭市区出发,沿国道来到湘潭“南大门”茶恩寺镇,在该镇东三村,一座看似普通的石拱桥横跨在向阳渠(当地也叫“湘衡渠”)之上。渠水清而浅,桥身庄重古朴,桥旁屹立着三棵古樟树,还有一座守护一方平安的古庙。

这就是湘潭最南边的古桥——两界桥。

两界桥的本意是古代湘潭县与衡山县的交界。桥所在的位置以前叫湘衡村,后与东山村、新月村合并为东三村,从湘衡村其名可见其地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湘潭与衡阳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两界桥的修建历史,当地年近百岁的村民也不知情,湘潭市文物专家盛兆华仔细观察后表示,这座桥是用花岗岩材料按传统方式砌成的单拱石拱桥。桥旁有古樟树、古庙,樟树上的“古树名木保护牌”显示:树龄岁。在古代,桥、树、庙三者常有共生关系。因此,他推测两界桥至少有年以上历史,极有可能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我9岁在桥下养鸭,桥上乘凉。”在家住桥边的村民刘新平的记忆中,两界桥是湘潭县和衡山县两地之间交通要道,朝南岳进香的人大多从这里往返,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他的父母善于寻找商机,在桥边建房开了间小店。

刘新平对古桥流水有着深厚情缘,年从外地回潭后,在桥边重建新房。两界桥一直是他家进出的必经之地,桥上郁郁葱葱的古樟树成了他家的天然“空调”,桥下静谧的流水成了他家的天然“水缸”。

东三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黄松彬告诉我们,以湘衡渠为界,渠北是湘潭市湘潭县,渠南是衡阳市衡山县,桥旁有界碑为证。这里是两地村民的商品集散地,大家在两界桥边不分彼此。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她母亲也在桥上摆摊。每逢赶集日,两地村民在桥南衡山县福田乡马路市场聚集买卖。

随着交通飞速发展,两界桥已不再是交通要道,但对当地村民来说,站在这座有厚重底蕴的桥上,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们便也不自主地保护起这桥,这树,这水,这山。

年,桥南衡山一侧的古庙尖山神王庙重修时,刘新平在两界桥石阶上加铺钢筋水泥,桥身加装不锈钢扶栏,使两界桥更加坚固,可供小型三轮车过往。细心的刘新平观察到,古樟树根系发达,方圆五六十米都能找到它的根,他便不时将渠两侧的古樟根系扶正、修整。这些根也长成了一排排守护在渠两侧的大树,特别苍翠。

走在古桥上,我们看到,石头上的锥凿痕迹已模糊。然而,经过改造的古桥,在笼盖四野的古樟映衬下,仍焕发出勃勃生机。只见樟树上藤蔓缠绕,挂满密密麻麻的绿果。“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白天白鹭成群,晚上凉风习习,成了两地民众的纳凉交往胜地。”刘新平告诉我们,夏天每晚都有几十个村民在桥上乘凉、闲聊、吹乐器,好不惬意。

石枧桥将军故垒繁华已逝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廖艳霞

重建拓宽后的石枧桥。(罗韬摄)

在湘潭县易俗河镇水竹村与安联村之间,有新老两座石枧桥。老桥在紫荆河上,新桥在向东渠上,两者仅50米之隔。石枧老桥就是静默在湘潭最东边的古桥,这里曾是易俗河通往株洲的必经之地,明代将军刘答海曾在此驻屯。

石枧老桥形如著名的赵州桥,是一座跨水单拱石桥,桥头近岸处各有两个小桥洞,用麻石铺建而成。湘潭市文物专家盛兆华判断,石枧桥至少修建于清代。这座古桥因饱受洪水冲击,几经修葺后,仍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年,石枧老桥用原材料重修加宽,与新桥同期投入使用。

81岁的村民郭仁斌家与石枧老桥相隔数百米。他记得小时候,家门前小道曾被称为莲花街,街上铺满了青石和麻石,通往石枧古桥。“桥上湘潭、株洲、衡阳三地人潮川流不息,紫荆河上船只来来往往,热闹繁华。”郭仁斌介绍,当地曾有4家烧石灰窑的企业,企业所需的燃料煤和成品石灰走水运运输,每天都有船只在紫荆河上穿梭,船上的人都到当地买菜。他儿时经常踩着高跷走在石枧桥上看风景,长大后,他为船只、车辆卸货赚些小费。“有时候一天能赚一块钱,可以买两斤肉。”郭仁斌说,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找活,绝不会落空。

这里地理位置重要,经济繁华,明代大将军刘答海曾在此驻军。刘答海是明初武将,河北河涧人,封昭毅将军。明成祖永乐二年,他屯驻长沙卫湘潭前所,就是现在的水竹村。湘潭水竹湾刘氏族谱记载,刘大将军墓就在石枧桥上董水塘侧珠形山上。

人世沧桑,山河改易。如今,当地很多年轻人对这座古桥知之甚少,紫荆河经改造后,河水日益枯竭。横亘其上的石枧老桥,只能默默地注视着桥北金霞山下连片屋宇,桥南武广二环路上车如流水。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作者/来源:湘潭在线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色湘潭丨这些古桥,有什么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