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花朵,唤起曾经美好的回忆
路旁看到好些这样的花,明艳夺目。
每一株都直挺挺地伫立着,不旁逸斜出,不蔓不枝,朵朵都开得精神抖擞。
我之所以觉着这花儿特别“精神”,也许跟这花的名字有关吧。
这花的学名叫“蜀葵”,因最早发现于四川,遂得此名。
而提到“蜀”,我就想到“蜀道”,想到“蜀道”,就想到诗仙李白的那篇著名的《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笔直刚挺的身姿,就有一种遒劲的气势喷薄而出。
在我的家乡,这花还有个名字,叫“端午景”。因为它们开在端午节前后,是端午的重要景致之一。
提起跟端午有关的风物,有粽子、雄黄酒、艾草、香囊,还有端午景。
小时候,我们女孩儿是喜欢将这花戴在头上的。由于这花的柄很容易断,往往柄没了只剩下花托,我们就从笤帚上掐根像牙签一样细细的稍,插在花托上,再插在辫子上。花瓣很薄,花瓣内里是有光泽的,风一吹或一走动,就一闪一闪的。戴着红花的小姑娘都觉着自己挺美。
并不是家家都有花,其实养花的人家很少。养花得有院子,我家没有院子,也从来没有养过花。没有养花的女孩就去有花的人家去讨要。也是件有趣的事。
现在提到“端午”,就一定会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只是小时候,我们不知道屈原的故事,也不知道端午的来历。这个知识,是差不多十多岁的时候才补充进我的知识库的。后每到这个节日,都有相关知识强化过,大多是来自媒体的。现在提到“端午”两个字,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屈原了。
屈原高洁的人格,深厚而执着的爱国热情,就像蜀葵,一直朝上生长,直到再也长不动为止。即便长不动了,也绝不低头。
在久远的古人的眼睛里,也在他们的文字里
这些花儿们,在很多古人的生活里开过,在不少古诗词中开过。最早,是在《诗经》中,和一先秦时的姑娘一起盛开着。
出自先秦《东门之枌》:
视尔如荍(qiao),贻我握椒。
这里的“荍”,是指锦葵,据考证为蜀葵的远亲。
说这姑娘看起来如锦葵一般美丽,她赠给我一捧紫红的香花椒。表达的是男女爱慕之情。
它们也曾开在李白路过的一条小道上。
流夜郎题葵叶(唐)李白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
译文:
你能卫足让我惭愧,感叹我被移根迁往远方。青天白日如能光顾,我定要返回我的家乡。
借葵抒情,前两句表达对自己被迫流放的无可奈何,后两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此诗比较低调深沉,和李白绝大多数的诗歌意境格调不同。这里的蜀葵,让人想到踏实、沉稳之感。
此诗作于李白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途中。那天,李白少有的不那么豪情万丈,一条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眼望四周,不经意间,瞥见路旁有一株一株的蜀葵,它们长得结实,开得蓬勃。思绪不禁被拉到很远......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首诗名为《蜀葵花歌》: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译文:
昨天蜀葵花开,今日蜀葵花开。今日花,娇艳欲滴。昨日花,颓老凋零。看过花开花败才知道,人的老去还不如这花开花败,有时候,竟比落花败得还快。光阴如梭,人面渐老,劝那扫花的人,还是不要扫那落花吧!人生不能永远是少年,想要痛饮一番的时候,就不要吝啬床头买酒的钱。今朝有酒今朝醉,还是快用钱去换酒喝吧,你没看见那瞬间即败的蜀葵花吗?否则,等你老去的时候,想要喝酒也不能了。
蜀葵花的花期很长,但花朵是早上开,晚上就蔫儿。诗人借蜀葵花的盛开以及衰败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无常,表达时间流逝、光阴难再的感慨。
这里的蜀葵花,有种淡淡的伤感。当情绪情感落在了如蜀葵这样的一朵花上,人就变得深沉了。李白是,岑参也是。这可能是跟蜀葵的原产地是四川有关,以及和蜀葵的特性有关,比如落地能活,极易种植。从四川奔赴到全国各地,都能生存,都能活,都能盛开出一片繁华。
李白诗中的空间感,岑参诗中的时间感,无论是对时间还是空间的喟叹,其本质都无二异。时间,是另一种空间,空间,是另一种时间。
随处可见的花,一粒种子就是一场繁华
有的花,南方常见,而北方不常见。比如梅花,需要蓄积长长久久的能量,到了隆冬才能开,她们在盛开之前,须有长长的灌溉和滋养,而北方缺雨少水,它们很难扎得下根。蜀葵,却是南北都常见的。
老舍就曾在文章《养花》中说:
北京的气候,对于养花来说,不是很好。相比较需要精心栽培的兰花、牡丹等,蜀葵真是属于“很好养”的花。
既美艳,又好养活,花期也长,这种随遇而安的特性,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精神吧。就像它有很多很多的名字,各种叫法,都是它。这也是它生命力强大的一种馈赠。天南海北,不同地区,不同气候,说不同方言的人们,给了它不同的名字。当我们看到图片时,哦,原来就是它啊。
所以,我们都可能在某个路边遇见这样的花儿。
何向群,一个刚柔并济的心理咨询师
参考资料:
王秀梅译注.诗经(上)
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百度百科:老舍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