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是一部二十四小时古代反恐悬疑剧,所有剧情应该在24小时内完成,看这样的剧情有的时候很着急,然而早开播到第十六集的时候,李泌和徐宾到造纸厂这一块剧情的时候,说实话我是闭着眼睛看的。
看着看着,剧情就变成了“把新竹子,放在水塘里泡上一百天”,“杀青以后送到这里,用石灰水煮上八个昼夜”,“然后取出来漂洗,反复多次,经过二十天左右的功夫,成粗料”,“再把这个竹子捣成细泥”“只取纤维,过长过短过粗过细都不成”“摇动竹帘上的纤维均匀,晾晒成型”。
老子要看的反恐,捉狼卫,干仗的片,结果你给我来这个“XX酱油晒足一百八十天”。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想要给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反恐,不仅仅是唐朝的政治、文化,还有唐朝的黑科技。
唐朝的繁荣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建立在科学基础的巨大进步上,没有这些黑科技,唐朝还真的未必这么有意思。
本文就来讲讲唐朝出现的黑科技,也就是徐宾用竹造的纸。
大案牍术、均田制、租庸调制都离不开纸
在这一集中,因为张小敬身份的问题,李泌对徐宾也产生了怀疑,因此一路跟踪尾随徐宾来到了造纸厂,靖安司正在破案,结果徐宾不好好办案,却到了造纸厂,简直是不秀不行。
当时李泌还怀疑徐宾在做生意,结果徐宾演技炸裂,纵横因为前面讲造纸都已经快睡着了,一下子被喊精神了,真的是输出全靠吼。
徐宾的言外之意,没有纸的大唐还叫什么盛世,这种逻辑关系在很多人看来是困惑的,难道上厕所不带纸,情况真的这么严重吗?
估计徐宾也是看出了观众的困惑,因此主动讲解大案牍术的问题。
所谓大案牍术在古代应该是没有的,应该是马伯庸老师将现在的大数据算法带到了唐朝,让徐宾去用,这种算法需要的是详实的数据,大数据,没有数据其实就是一种扯淡。
大案牍术和纸又什么关系?
在这里面徐宾说到了租庸调一词,这个制度其实就是在唐代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唐朝的繁荣跟纸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跟均田制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租庸调制度和均田制则是相辅相成的,唐朝时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家所有,在农民耕作一定的时间后,其所有权就归农民所有,当然这里面的前提条件是,农民要按照租庸调制度交税。
对每一男丁授田百亩。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在这基础上实施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为租;输绢2丈、绵3两(或布2丈5尺、麻3斤),为调;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75尺),为庸。
均田制与租庸调相结合,老百姓有了土地,还能给国家带来赋税,唐朝的租庸调让老百姓承担的赋税较前代略有减轻,老百姓因此能够安居乐业,唐代也因此迎来开元盛世。
然而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却出现了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账籍制度的崩溃,所谓账籍制度就是政府通过对老百姓登记造册了解老百姓的实际情况,作为税收的依据。
然而天下户籍久不更造,甚至戍边死亡者也不为之除籍,户部按旧籍征敛租庸调,地方政府则把虚挂丁户的租庸调均摊到没有逃亡的贫苦农民身上,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致使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徐宾深情款款的说,因为纸不够用了,所以数据无法不更新,账籍制度崩溃,不止是大案牍术不好使了,就连租庸调制度,均田制也实行不下去了。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逻辑闭环,将纸和国家的兴亡成功的连结在了一起。
唐代造纸术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领先世界,从现在的资料来看,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带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
中国作为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用麻造纸,东汉的时候可以用树皮造纸,到唐朝时期造纸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阶段。
唐朝造纸技术的进步,首先体现在造纸原料的丰富上,唐朝造纸所用原料除了汉朝时期麻和树皮之外,还有麻类、褚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和竹类。
但麻纸仍是主要纸种,其制造技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麻纸除用破布为原料外,还直接使用野生麻类纤维造纸。中国野生麻比较丰富,原料充沛,用野生麻造纸,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产地,使麻纸的生产在唐代得到很大的发展。
其次是在造纸质量的提高上,纸的质量当然是越薄越好,韧劲越大越好,唐代时期所造的纸,质量很好,据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一文中介绍,唐代造的纸,一般厚度在0.05毫米到0.14毫米之间,较厚的纸为0.15毫米到0.16毫米之间,再厚的纸很少见,而魏晋南北朝纸厚度为0.15毫米到0.2毫米。因此隋唐纸比前代更薄,欧洲人甚至在世纪还造不出唐代的薄纸。
再次,唐代的造纸不仅薄,质量好,而且纸张更大,在唐朝时期能够造出特别长的纸。如陶毅之父为唐昭宗时人,家中“蓄纸百幅,长如一匹绢,光紧厚白,谓之都阳白。”能够造成这样长而白的纸张,据说是造纸的时候造纸人员在原料中加入了从某些植物中提纯的液体,加入这种液体可以增加纸的润滑性,使得纸张更大。
至于是某些植物,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记载:“凡撩纸,必用黄蜀葵梗叶,新捣方可以撩,无,则占粘,不可以揭。如无黄葵,则用杨桃藤、模叶、野蒲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
最后,唐代造纸技术的提高还表现在对纸的用途上。唐代纸根据其用途可分为生纸和熟纸,《邵氏后录》曰“唐人有生纸、熟纸,熟纸妍妙辉光,生纸非有丧不用。”
熟纸就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而省纸则只用于丧事中,可见在唐代时期,因为造纸技术的发展,不但活人能享用到,就连死人都跟着借光了。
用竹造纸为什么堪称唐代的黑科技?
根据《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说法,在唐代初期纸张其实是够用的,然而用着用着就不够用了,这又是为何呢?
唐朝前期流行的是藤纸,以藤做纸早在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到了隋唐时期才发展为巅峰。
隋唐时期文化快速发展,诗词繁荣,科举取士,更加促进的纸业的繁荣,在文中张小敬捉狼卫的时候,就曾将岑参的诗集烧坏,引得岑参十分生气,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唐朝纸业的发展对文化发展的推进。
藤纸因为具有优良的品质受到市场的欢迎,当时全国各地都有藤纸生产,尤其以江浙等地最为明显。据史书记载,婴州、杭州余杭等地都盛产藤纸,并将其作为土贡进献给朝廷。“婴州东阳郡,上。土贡绵、葛、纷布、藤纸……”,“杭州余杭郡,上。土贡白编绞、排绞、藤纸……”其中,余杭县的由拳村“出好藤纸夕。
由于这种纸品质卓越,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陆羽曾在《茶经》中指出,茶叶要“以刻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不仅民间喜爱,就连唐朝政府也将藤纸作为公文用纸李肇在《翰林志》中写道:“凡赐与、征召、宣索、处分曰诏,用白藤纸凡慰军旅用黄麻纸……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
市场上的吹捧,导致藤纸的价格上涨,造纸人为了造更多的藤纸,大量砍伐古藤,导致藤的数量下降,原材料越来越少,以致舒元舆有《悲刻溪古藤文》一文,以感叹刻溪几百里藤林的消失。
到中唐之后藤纸数量减少,而价格昂贵,确实导致唐朝出现纸荒的局面。
马伯庸老师抓住唐朝的这个痛点,将其带入作品当中,也算是对唐代历史的认真负责了。
藤纸生产锐减之后,徐宾就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发明了竹纸。
历史上,竹子作为生产纸的原料正是出现在唐朝中期,用竹造纸是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列举的纸之精品中就有竹纸,“纸则有越之刻藤、苔腹……韶之竹笺。”
《云仙杂记》载,姜澄10岁时,“父苦无纸,澄乃烧糠、临竹为之,以供父。澄小字洪儿,乡人号洪儿纸。”10岁小儿,已会用竹造纸,可见在唐朝时期用竹造纸己相当普及。
在用竹造纸之前,大部分造纸都是用植物的皮(富含纤维)作为原料,十分浪费,而用竹造纸,则可以将整根竹子都当做原料。
更为重要的是,竹子相对于其他原材料而言,生产速度快,原料更为充足,正是因为竹纸的发明,我国古代造纸术又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西方用竹造纸晚于中国一千多年。
总结:
唐朝时期造纸术的发展不但为中国文明带来了进步,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文中借徐宾之口表述,如果有足够的纸,唐朝的账籍制度就不会崩溃,唐朝的基本经济制度均田制也就不会瓦解。实际上这就有点天真了,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并不能决定历史的走向。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并非一句“纸不够用了”就可以推脱了,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应该归咎到统治者的身上,这里讲讲黑科技,就不展开分析唐代盛极而衰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