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太大了!”8月27日上午,67岁的王九云重返迎泽区郝庄镇东祁家山村,连连赞叹。45年前,她作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从市区来到这里。如今,昔日知青居住的破窑洞正在翻修,往日崎岖的羊肠小道变为坦途,村民小院已规划为美丽的民宿……顺应社会发展,村民主动求变,曾经的“空心村”正在发生巨变,迎来发展新机遇。
知青返乡
顺着马道坡街一直向东,两侧树木愈发郁郁葱葱,瓦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半小时车程后,来到一个小山村。村口的格桑花肆意盛放,随风摇摆,似乎在欢迎来客。远处红顶的房屋整齐排列,一排窑洞正在翻修。
这就是东祁家山村。
“欢迎你们回来!”村支部委员任润生站在村委会门前热情相迎。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激动地上前握手,他们是45年前来到这里插队的知青。
“这是知青们当年住过的窑洞?”看到村委会附近的一排窑洞正在翻修,64岁的张明发上前细细端详。
在他的记忆里,东祁家山还是那个土里土气的小山村,交通不便,满村都是土窑洞,少数几个石头窑洞算是村里最“豪华”的住所。
美丽村容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咱村的变化!”在任润生的带领下,知青们重新寻找那些铭刻在记忆里的角落。
村里的道路平坦,两侧种植着松柏、桃树、苹果树和蜀葵、波斯菊,健身器材、凉亭点缀其中。沿街的房舍统一围以清新的木栅栏,豆角、南瓜藤顺着围墙“探头探脑”,高大的枣树、樱桃树洒下一片绿荫。远处的田野一眼望不到边际,青山葱茏庄重。
“这不是我的房东玉锁吗!”看到迎面走来的老人杨玉锁,张明发跑上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杨玉锁身后的小院灰墙灰瓦,门口种植了几丛鲜花,院里种着玉米、豆角、西红柿,随手便可采摘。院里共6眼窑洞,雪白的墙面干净整洁,家具简洁淳朴。南面栅栏旁架起凉亭,亭上覆盖着茅草,亭下摆放着门板当作茶台,古朴野趣。亭上一行字“茶了亭”,为这间凉亭增添了几分书香气。亭前就是一方池塘,漂浮着片片莲叶。
70岁的杨玉锁说:“我准备开民宿,以后,咱们村来的客人就有地方住了!”
“哪儿有我们当年的影子呦!”张明发嘴上虽然有点儿失落,心底却为这个小山村感到高兴。
期待腾飞
是什么带给村里这么大的变化?面对张明发惊喜的疑问,任润生娓娓道来。
东祁家山村共57户村民,人,已达近年来人口峰值。前些年,因为地处偏僻,年轻人都下了山,村里只留少数几户老人。甭说发展了,连人影都少见。村里距离乌金山及台骀山景区很近,经常有“误入”的游客流连于这里美丽的山村美景。
有游客就有发展潜力,受到启发,从年开始,围绕美丽乡村发展思路,村委会增加绿化面积,种植苹果、桃子等经济林,以及荞麦、豆类等农作物,开展绿色养殖。村里有千年古庙,有知青文化,有历史典故,还有美丽山景,并不缺乏旅游资源。今年以来,村委会因地制宜明确了发展文旅产业的思路,一方面大力抢救性地保护知青窑洞,发展知青文化,将15孔知青窑洞打造为融住宿和餐饮为一体的实体。同时,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村民美化庭院,先让环境美起来,进一步打造民宿。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返回山村,参与建设。
“我们的知青窑洞很快就要竣工了,明年,欢迎大家再回咱村,体验知青文化,品尝农家饭菜,采摘水蜜桃和苹果……”任润生向知青们发出了邀请……记者侯慧琴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