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乡发现美书写美传播美
前沟,我想给你起个名
李左
如果只叫前沟,我总觉得少了一层诗意,欠了一些期许。一个聚集目光与心情的地方,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更恢宏更亲切更浪漫的名称呢?
起名,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擅长,更不是我的权利。只是一路流连于前沟,心里生出了许许多多对它的不同定义。
从昨天说起。今年雨多,昨天也毫不例外,密实的灰云把天空捂了个严严实实,捂得人也压抑沉闷。难得片刻轻松,遂钻进友人的车中,向前沟进发。
路上也是一味的沉闷,高架桥下还堵了一会儿车,车窗被雾气遮了个混沌不清,低头摆弄着手机,百无聊赖,心不在焉。好在车子又开始发动,七拐八弯的走势暗示着我们在前行。
久不出城,心里本来含了诸多盼望,然而细雨迷茫中前景朦胧,一切仍是摆脱不尽的忧虑烦闷。
突然,几声清脆的鸟啼破窗而入,原来,我们已经置身前沟村边。欣然起行,撑伞,下车,于是眼前活泼泼出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仙境。
只见黑树白花,分外惊人。那些杏树的枝干经过雨水的滋润,湿漉油亮。其上一树一树的洁白,是一朵朵正值壮年的杏花列阵。它们饱蘸春光,在这幽僻之境热情绽放,每一朵极力舒展的花瓣里,都镌刻着一个关于春天的梦。细雨中,它们清清静静演绎春色,姿容端庄,自在钟情。
这一刻,我们与十足的春天撞了个满怀。原来,春天是在这山野之中,原来,春天早已在这里燃起了明媚花灯。到底是我的疏忽呀!没有顾上怜惜那些含苞时的花骨朵,却被这满树满树风光灿烂的杏花白给安慰了。今年事多,人近乎麻木,但是大自然最懂我心,给我在这里蓄满了春色绚梦。
黑树白花,绝美的景。黑树不枯瘦,白花不凄寒。原来春天的景也可以这般奇崛俏丽,清俊单纯。再看看脚下的红土地,红得彻底,透人心扉;仰视头顶的迎客松,身姿挺拔,绿得逼眼。于是乎,黑树白花,红土绿松,构建了它的第一个芳名——野芳居。而这,仅仅不过是惊鸿中的一瞥。
红石板,铺成形,稳稳当当院当中。脚踏石板,折弯前行,我们真的就带着脚上的泥巴,走进了“一脚泥巴图书馆”。看来雨中来此,更符合此境。
去过的人都知道,名为图书馆,却是完完整整老宅子的造型。从外面看上去,就是四堵粗糙的墙,墙上的土积已经因风而蚀,千疮百孔,一身的老态龙钟。就是内部,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气息,木桌子、土瓦罐、野花草、穿衣镜、斑驳的泥墙、笨重的木梯,老旧的放映机……一切,都是古朴二字的外延。尤其那深陷的小轩窗,骨感的方窗格,更让人不由想起年代久远的外婆家。
拾阶而上,却是精心营造好的一间书屋。蒲团几个,散在地上;国画几张,挂于墙上。书籍摆放别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聚拢有意,匠心为之。一幅厚重的木门板被截断裁开,变成天然的书架子;一辆跋涉过山水的旧平车被卸下轮胎,也变成了书架子;就连一辆废弃的木质摇篮车也被用作书架,其上放着童谣一类的书籍。
托书的架子是如此的独特,那书也就格外不俗了。随意浏览,大多是本省本地的人物作品。同行的女友摆弄起一旁的蜡烛灯,更增添了一种读书的氛围。
细雨淅沥,烛光摇曳,一行人干脆埋头进随手翻开的书本里。房间里便没有了言语声,只剩下灵*在放牧。
该怎么来形容当时的心境呢?稍稍翻阅几页,便被深深地震慑了。人类的文化艺术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无数的人在其中思索、耕耘与奉献,他们把生活的苦难与希望都收录在文字里、相片中。每一本书里都有人民创建历史的沉重喘息与晶莹汗滴,承载见证与描写职责的人们非常伟大,虽然有些作家为人所知,但大多都默默无闻,如山后野花般自生自灭在少人问津的历史天空里,但他们依然执着于不辍的笔耕,尤其这其中很多人是我们的近邻,我读到他们的名字,心中忽得一热,恰如老友重逢。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生活的代言人,我们又是他们笔下的经历者,世代永续……
许是唯有读书才是真正的洗脑吧!只一会功夫,便感觉精神的力量已经让我变得兴奋,不禁感叹,有多久没有如此安静又正式地读过这类书了?摩挲着书的质感,才能感觉到文字的滚烫,才能体会到文化的存在。
不如叫它“书香屋”。泥土不泥土的不过是外在的形象,让心静下来,让人陷进去,才是这书屋最大的魅力所在,而它当然是这黄土高原上方圆几里最适宜灵*吮吸养料的所在。书香浸润,淡泊了身外繁华三千;书香甘甜,放慢了生活的脚步;书香暗雅,拉长了思想的隧道。
恋恋不舍地走下书屋,挤身进一间宽敞明亮的玻璃房子,领略了一番原始与现代的博弈,也体悟了一番生命与时空的对话。
我向来喜欢蓝色,觉得它梦幻神秘又富有力量,所以格外喜欢置身其中的蓝色玻璃大房子。它自身是恬静的蓝色,又迎合并蓄了天空的蓝意,真如一颗翠蓝的宝石,如果可以,我能叫它“蓝房子”吗?
它有光洁的蓝玻璃落地窗,外景一览无遗,又有敞开式的蓝玻璃大天窗,雨雪雾霁无不直接迎面落入它的眼帘,让人倍觉惊喜。而它又是地标式的现代建筑,依据一块天然巨石而建,还打造了洞天福地的床榻之所,一条奔泻的细流在一侧发出脆响,叮咚,叮咚……
我依窗而坐,看地面的青绿小草一寸多高,正茁壮地从土里钻出来,尚还高不过红石板的厚度,然而生命的锋刃却让人起肃三分。再看眼前,一尊无形无名的根雕作品纵卧于木凳之上,突出之处被打磨抚摸得光滑润油,而其梢端则还是树木本来的模样,层层叠叠的沧桑被积化凝固,细枝末节,点斑滴块,无不是它活着时的亲身经过。门口外,一排砂罐有意无意地收集着雨滴,让我想起妈妈的青春,那个时候她就是用许多这样的砂罐在院子里种植了许多鲜艳的花朵,芬芳了我们的贫穷岁月。目光再移至远处,那些高耸的土山则是无声的雄浑,用脊梁缓慢地起伏着,驼满了岁月的沉重。
蓝房子的好处便是它让眼界不拘谨,让人不压抑,直到让人在自然的怀抱里发呆醉下来。
我喜欢着这个蓝房子,而女友则更有意于房子中摆放着的山楂酒。高脚杯里已经被倒上了“前沟之恋”,她浅呷一口说像极了小时候的味道,是啊,童年的味道!于是这个现代化的房间里,又诱导出了我们对童年,对青春,对初恋的种种青涩甜蜜回忆。今古不分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在现实中回忆,在回忆里传承。好美丽的蓝房子!
然而凭心而论,我却觉得若要起名还真有一种情愫不能不被提及,那便是身边的同行人。是谁与你一起来这里的呢?是谁与你一起进行着灵*的游荡呢?必然大多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吧?三五知己,人生足矣,那么此处莫不该唤做“知音坊”吗?
高山流水伯牙摔琴,中庭明月东坡轻叹。在擦肩而过的红尘里,知己或许是不期而遇的眼神,或许是不言而喻的秒懂,或许是不计较身份的平等,或许是一样真性情的坦诚。红尘作伴,知己是可以提供参照的坐标。人生之路,有了知己才有了彼岸星辰。
当我们一起在前沟树下拍照片,当我们一起在前沟村里看建筑,当我们一起在前沟石凳上眺远山,想必“知己坊”这个名字,已经在彼此的心目中呼之欲出。感谢这一方清风明月,必然会延续世间太多如水的友情。
辞别前沟,雨还在微微地下,清凉酥嫩。下坡更比上坡快,一转身前沟就消失在了路尽头,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绮梦,而我刚起好的那些个名字还在心中回味、萦绕……
五村欢迎您:
张鹏英
踩一脚泥巴而来
李国清
踏上前沟这块泥巴地
张一鸣
武乡的“舞摆”刮起一阵风
史亚琴
这里有个村子叫前沟
作者简介:李左,本名李丽琴,教师,武乡县作家协会会员,《蜀葵花开》编辑。
李左文章汇(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历史的“拾穗人”李东兴
春夜听雨
父亲的左传
与春天一起出发
欢欢喜喜过大年
邀你去赏雪,可否?
再上分水岭
冬至组诗
父亲,在太行山上
分水岭小赋
坟墓,是最后的故乡
蜀葵起舞,文村灿烂
幸哉,我们都是蜀葵花
今天,我们深情拥抱蜀葵花
可以咀嚼的乡愁
情如皎月,为爱而明
君怀玉瑾来,二中杜鹃开
历史如戏,功德满箱
择字为友,一生何求
我欠爷爷一场恸哭
三景齐秀,武西探幽
今天,想念姥姥
与春天谈一场恋爱
一条蓝色的河流
乡愁的真相是乡邻
放生花骨朵的梦
武乡之美,等君来续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好一处山水
主编:采禾
小编:君钰
蜀葵花开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家乡之美
投稿邮箱:mlmlw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