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游
Chenziyou
∨
陈子游
年生于湖南怀化
现为《中国艺术家年鉴》主编
↑滑動瀏覽
随笔
——我与花鸟画
文/陈子游
一开始画画,我画了许多当代人爱画的山水。许多年以后,我来了北京,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画山水和游历名山大川的时间,生存重要,做了一名编辑,主要与文字打交道。稍有点闲暇,开始改画花鸟画,入手是恽南田和吴昌硕的花鸟画,以及海派其他画家,临摹久了慢慢地才摸到水墨花鸟画的经脉,而且,对画禽鸟的感觉特别好,就下狠劲把自己也变得像个鸟人,周围很多朋友也是这样判断的,我也认同这种观点。
陈子游犹知太虚68x46cm纸本水墨
其实画写意花鸟不容易。所谓的花鸟画,如今除了山水、人物两大门类之外,几乎都归到画花鸟的范畴。花鸟鱼虫的类别也挺广,加上花卉草本、木本,这本身的品种就数不胜数,早已不是当年文人画家们确认的那些梅、兰、竹、菊、荷花、石榴、芭蕉、牡丹、秋葵等品,那路边的野花野草,那山中陌生的花草,早被黄宾虹先生当做宝贝画了出来,拓宽了今世花鸟画的边界。花鸟画本身就应该有多种类型多种形式,多种语言题材。如今摄影师们满世界拍得非常好的图,不知名的花鸟照片,多是之前没有见过花鸟珍稀品种,无论是形与色均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画家见识宽了,画画的气格也应当高。
陈子游画之形色68x68cm纸本水墨
但如今许多画家都在画或者开发新的品种,时而要去云南、四川和老少边穷地区去找那些常人难以看到的花鸟,时而出访欧洲、美洲、大洋洲,也可以收集非常多的洋人品味。我们也可以经常通过时下的展览资讯读到一些这一类的画家创作,洋味十足。我自己画花鸟画时,也会选择日本、欧洲出版的书籍当中外国的鸟,有些形色,自然就跟中国传统美术史上的那些名作或者花鸟画造型有些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我在想,当年齐白石先生,如果看到了这些新鲜的鸟儿花卉,也会去尝试,或者研究怎么画好它,他也曾有言:“没见过的东西不画。”我想世界上的东西太多,未必见过了的东西就能画好,画画也不是一定要去现场,试问,你去画领袖人物,然后要去领袖工作的地方环境里去体验生活,去中南海,这种可能性大吗?我看也未必,许多经典画作也都来自于照片和影像资料,许多人去农村体验生活半个月的时间,难道就能把他们见到的那些农村的人和自然画成经典吗?我看不会,因为画画是作者思想境界和自己独特的表达方法,而不在于你去现场写生,如果你想画企鹅,一定要去南极洲吗?一定要和企鹅生活过吗?我看不可能。艺术有艺术的规律,花鸟画的画法方式,这些年体验到现在,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自我表现的手法,去画我自己理解的花鸟画,去画鸟,去画其他。而手法的寻找,又何其难!一方面,从古人经典里已有的法式去临摹去研究,找规律,找到与自己相合的特色。二是多看花卉、禽鸟以及其他类别的照片、纪录片,提纯对形色的认知度,画出来要有生命感,要鲜活生动。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用情感对应生活,从自我的生活里找到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是长期思考,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程中积累而得。
陈子游相栖一乐68x68cm纸本水墨
当然,读书是很宽泛的,我认为,当代社会资讯发达,纸本书籍也好,视频音频也好,均是读书的方式,看电视电影,也都在思想的积累中,尤其形色美,形色的敏感靠长期的自我训练。比如,画速写、临画稿、写生稿,未必一定都画成的完整作品,然而或许某一刻画出来自己的形,体现出你自己的方法和味道,方法之门也就被打开了。循序渐进是画家积累的一种心态。当年,画家周思聪曾讲:“如果吃五个馒头能饱,那前四个馒头是不能省略的。”画画需要时间积累,需要用尽全力去写去画。在当下,基本上是没有格没有品的作品太多充斥着整个画界,这与这个时代的风气有关,与画家谋眼前利益相关。有人说当代是没有大师的时代,这话不假,确实在近几十年里,甚至从齐白石、潘天寿先生之后,具有大写意风范,有大格局的画家很少,所有的名家都未必能站在这个时代的最前沿,为时代弘扬精神风貌,主要在于当代艺术生态上出了问题。
如今,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太着急,生怕自己的画卖不了几个钱,都在画外下功夫争位置、争权力,未能让有才华的人静下来对待真正的艺术创作,未得有闲暇,养浩然之气,沉寂于画画本身的功夫和人格。另一方面,画家学问上也很单一,也是这个时代的壁垒,综合素养缺失。纵观许多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画家,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社会风气和供养环境与己无关,缺乏公心,私心过重,加上媒体传播上精神指引和审美品位的缺位,一切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值得自己反思。
花鸟画的传统精神,以及花鸟画与我们这个时代,与我们这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我近十余年来关心的事,通过自己在花鸟画实践的过程中,也体味到这其中的宽阔和深意,用情用意去完成自己对精神的理解,通过对花鸟画尤其写意花鸟画的不懈努力,去做一个好的有品位的艺术工作者。
年1月4日
子游于北塘
陈子游池塘晚秋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荷花图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花卉图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花之见骨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江山如画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其实你不懂我的心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似觉生动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蜀葵图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松林有格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旋律在天68cm×45cm纸本水墨
陈子游雪花之韵68cm×45cm纸本水墨
......
序
言
水墨方阵·绘事可读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传统的中国画注重意境的表达和笔墨的运用,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主题,追求“意境超然”的境界。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元素,它不仅代表着画家的技巧和功力,更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工具。在传统的中国画中,笔墨的运用非常注重“墨韵”,追求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触的灵动。然而,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中国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许多画家开始尝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和题材,使中国画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水墨方阵·绘事可读——全国名家邀请展,仍以笔墨精神为纽带,以开拓新体为己任,以学术为宗旨,将邀请全国各地不同风貌的画家,集中展示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时代气息,感受到传统笔墨与现代创新的结合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综上,水墨方阵·绘事可读——全国名家邀请展将是一场展示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艺术盛宴。展览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传统艺术在创新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国画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王一迪于京城
-8-7
组织
机构
水墨方阵·绘事可读
学术顾问
王晓辉/高文峰/陈子游
学术主持
陈明
策划
唐文国
策展人
王一迪
展览统筹
黄志宏/李建军
出品人
李瑞雪
主办单位
北京方阵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湖山书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西双版纳古茶农茶业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读秋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惜客文化创意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盛世元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中国·宋庄艺术直播协会展览馆
天胤传媒有限公司
子游派
九藏天下
展览地点
中国·宋庄艺术直播协会展览馆
展览时间
/9/8至/9/12
开幕时间
/9/:00
参展画家
(按年龄排序)
石桥/初中海/岳海波/袁辉/王新伦/赵规划/戴魁/王雅平/沈三草/李晓明/李昀蹊/毕学军/窦金庸/郭丰/王晓辉/党持纲/鲍铁雷/刘保国/吴山石/潘小明/陈正国/池长庆/唐文国/叶军/刘贤亮/许建康/孙本见/熊晓东/陈子游/姚秀明/张巨鸿/张海红/胡小敏/刘钻/余久一/赵秦/查律/冯飚/王石染/韩潮/华杰/熊敏鹤/陆虹/王勇/张明弘/徐华/夏德辉/王跃奎/韦建勇/王兴华/翁志承/曾三凯/陈明/周红艺/卢化刚/谢士强/张立镔/王赫赫/刘扬/卢晓峰/叶茂林/赵飞/安泊金/张玮/柳华林/王娟/方向乐/何振华/姚向东/亓文平/翁志丹/陈姗/牛玲玲/袁小白/宁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