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即不需要谁去指派,也不收取任何回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眼前那一株株、一片片蜀葵,不正是带着这样的品质吗?不需要人去精心栽植侍弄,不挑剔土质是否贫瘠,无论命运将它安排在何处,都会挺直腰杆,绽放出姹紫嫣红,给人送去温暖。
图片来自搜狐网
(本文刊于《天津日报·满庭芳》10月5日)
不知不觉间,小区里的蜀葵渐渐多了起来,进入六月,正是蜀葵的花期,远远近近的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次第开放。一层轻轻弥漫在枝头的雾霭,蒙蒙眬眬,似有似无,如同夏夜的星空,丰富多变,扑朔迷离。
早些年并不知道蜀葵的名字,后来感觉身边这样的花日渐增多,并且花开起来,那么繁盛,那么温暖,让人感到亲切,于是请教熟稔花道的朋友,才知道了蜀葵这可爱的名字。后又经查找相关资料,谙知它原产自四川,故得其名,还有别名一丈红、大蜀季、戎葵等,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这些年,每逢入夏,蜀葵给了我太多的陪伴,不单是我居住的小区,市区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底楼的庭院旁,平房的墙角边,直至乡村的农家小院周围,简直无处不在,如影随形。蜀葵的气质高雅大方,近乎一位舞者,笔直的身段婷婷袅袅,不枝不蔓,显得盎然而坚定。墨绿的叶子,舒展自然,一朵朵圆圆的花,害羞似的两两相背,怡然盛开。诚如宋代诗人苏舜钦诗云:“乳燕并头语,红葵向背开。”
据潘富俊教授在《草木缘情》一书中介绍,“蜀葵有时称红葵、葵花……自古即为观赏名花,古籍所言的葵花大都指蜀葵而言”。但是依我所见,如今的蜀葵似乎称不上是“名花”了。尽管它花开得很是亮丽,但却分布极广,几乎无处不在,难免“得人嫌处只缘多”。俗话说“名花有主”,但是至今我还判断不出蜀葵是有“主”,还是无“主”,甚至可以说,我竟然弄不清它属“家花”还是“野花”。平日无论是在小区里徜徉,或是前往公交车站的途中,总会看到眼前有几株或是一片片的蜀葵,不声不响地盛开在那里,宁静、自然、从容,应了放翁老先生那句诗:“寂寞开无主。”年复一年,生活中的蜀葵实在太平常了。但是尽管这样,它无论在哪里出现,都会十分自然得体的成为那里一道诱人的风景,给那里人们的生活平添几分温柔,让人感到“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而那几株,抑或是一片片的蜀葵,并非是有人精心栽植的。蜀葵的种子最初或许是被一阵风刮来,或许是被鸟儿衔来,但一经扎根在一个地方,它就不择壤土,不避风雨,年复一年地发芽抽青,在每年六、七、八三个月的花期里,开得热烈火爆,朝气蓬勃。它不与牡丹、芍药相媲美,甚至没有人承认是它的主人,但是由于它数量多,不娇气,只要见到它的人都会接受它,喜欢它。它是一种百姓的花,让普通人喜欢的花,没有人去纠结它的“有主”还是“无主”。
时序进入中伏,受台风影响,接连几天风雨叠加。一个风雨初晴的清晨,空气中还氤氲着浓重的湿度,我走出家门,在小巷的一个街心公园散步。眼前,整齐的新疆杨挺立着笔直的枝干,壮硕的法桐肥厚的枝叶还噙着晶莹的水珠。不远处传来一阵女孩子呢喃的说话声,走近看,是四个年轻姑娘正在一片蜀葵的花枝间忙碌着什么。原来昨夜的风雨把几株蜀葵吹得东倒西斜,有几株还倒在了地下,她们正忙着把倒地的或是弯曲的花茎扶起来,根下培土,茎边插上细竹竿,与花茎绑在一起作为支撑。看样子已经忙活了一阵子了,流出的汗水沾湿了长发,花间残留的雨水打湿了裙裾。见我走来,一个身材苗条马尾发型的姑娘忙说:“大伯好!”其他几个姑娘也停下手里的活儿,腼腆地朝我微笑着。此时我才看清,几个姑娘身着的半袖衫外面,都罩着一件藕荷色的马夹,上面印着某小区“志愿者”的字样。我立刻搭话说:“这么早就来做‘义工’呀?”那个马尾发型的姑娘答道:“我们几个原本都是本市一所高中的同学。两年前分别考入不同的大学。放暑假了,搭伴到这当志愿者,为家乡做点事情。”另一个细眉大眼的姑娘插话说:“这风雨太大了,这么好看的蜀葵真受苦了,我们来把它们安置好呀!”一番话,说得我心生暖意──多么好的孩子啊!我旋即脱口说:“作为小区的居民,谢谢你们呀!”说完与她们挥手作别。“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清脆并带有几分稚嫩的声音在晨风中荡漾……
“志愿者”,作为一个群体,在我国已经流行久矣。我们的国家,每每遇有急难险重的时日,总会有众多的志愿者出现,水灾、地震、疫情……灾难就是命令,危难时刻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国家的多项公益事业,都有志愿者的身影。特别是广大青年,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以青春和热情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小区内几个女大学生志愿者,正是祖国各地浩浩泱泱志愿者群体的一个缩影。“志愿”,即不需要谁去指派,也不收取任何回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眼前那一株株、一片片蜀葵,不正是带着这样的品质吗?不需要人去精心栽植侍弄,不挑剔土质是否贫瘠,无论命运将它安排在何处,都会挺直腰杆,绽放出姹紫嫣红,给人送去温暖。“向日层层拆,深红间浅红。”直至秋高气爽,花籽落入土地,翌年由春入夏,又是一片挺拔的绿意,“嫩蕊商量细细开”。
自从在小区邂逅几位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此后每每外出散步,也间或看到她们的倩影,或在街道打扫卫生,或整理公园的绿地,或推着轮椅车上的孤寡老人遛弯儿。每次相遇,她们都会礼貌地朝我微笑致意。听小区邻居说,四个姑娘都在省外的几个师范院校读着“大二”,她们利用暑假时间,报名到这里要做一个月的志愿者服务呢……边听着邻居们对几位年轻志愿者的啧啧赞许,边在街心公园里久久地徘徊。身旁的一片蜀葵开得正盛,微风吹拂,掀起一波波的花浪。蜀葵的香味很淡,隐隐约约,似有若无,给人以无限遐想。“爱人者,人恒爱之。”听熟稔花道的朋友说,蜀葵的花语是“梦”,我暗忖,那几位清秀俊美的姑娘,不惜舍弃大学难得的暑假,来社区充当志愿者,把仁爱之心播向社会,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倾心爱戴,她们在胸中编织的青春梦想,也将释放出灿烂的霞光异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