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319/10461987.html爱故乡发现美书写美传播美
圪老湾
张兴田
在太行山西麓,武乡县上司乡南部的佛爷山上有座佛爷庙,庙的前院是长治市上司电视转播台,雄伟的电视塔高入云端,周边近百里都能看得见,无形中成了佛爷山的标志。西面石西公路与国道(榆黄公路)衔接处有座龙凤门巍然耸立,是进入上司乡的必经之门,也是上司乡的地标。往东有一个以古戏台为中心的小集镇----圪老湾,属铺上村所辖。相传,这里曾是专为老佛爷祝寿用的戏场,后来发展成小镇,都是围绕老佛爷依山而建,遥相呼应。南承檀山之大脉,北接漳河之灵运,石西公路从面前逶迤而过,交通便利,通讯无阻,是个神圣而祥和的地方。
说起圪老湾确实很神奇,在佛光普照下,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地方虽不大,名声可不小,久负盛名,且越传越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即有着上千年的文明历史与传奇色彩。远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在南亭川(今故县)立县---武乡县,于此开通了南通道(武乡至长治),称乡郡官道,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她北座武乡,南接襄垣,西邻沁县,位于古道的三岔口处,是一个鸡鸣三县的独特地方。三家交叉种地,同吃井水,虽属三县,近似一域,是武乡的大南门,历来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至于集市始于何时,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我则听说从爷爷的爷爷记事起就有这么个小集镇,而且是周边唯一的也是当时最大最火的农贸集市。
有了名就有了利,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就带来了商机与财富,在过去每逢三、六、九日集市大开,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繁华若市。五州七县,南来北往,远至河北、河南、山东、内蒙,近至周边县邻的商客和赶集人,特别是祁县太谷一带做买卖人较多,尤其衣着和当地人不一样,头上反扎条白毛巾,身上穿着羊皮袄和陕北人有相似的风格,儿时的童谣不知唱了多少遍:“圪蹬蹬骑驴的,哪里的,太谷的,进来哇,怕狗的,狗的咬着算我的……”“你挑着担,他牵着马,姥姥挎个竹篓篓......”有的赶着长长的骆驼队,有的坐着摇摇摆摆的老牛车,响着悠悠驼铃声和铁车轮的咕咚声,沿着乡郡古道接踵而来。过去的人精细的很,把走路的功夫都利用上,人不白走,车不空行,把拉来的东西卖掉,再把所买的货物拉回去。那时候现金交易不多,主要是靠兑换,在市场上找到对口的货主各作各价兑换回所需物品,低价买进来再高价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这就叫做买卖(文革期间定性为投资倒把,是违法的)。所有赶集人大都背着个钱叉则,和现在的随身挎包一样,既能装银子也能装干粮等小东西什么的。这里有饭铺、当铺、医药铺;货栈、客栈、车马店;醋坊、酱坊、酒坊、粉坊、染坊、弹花坊等。解放后又成立了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收购站、禽畜收购屠宰站等,是当时全县三大贸易中心之一。
特别是每年四月初八老佛爷生日这天,是规模相当的传统庙会,隆重非常,有戏班唱三天大戏专为老佛爷贺寿。佛爷庙前香火旺盛,鞭炮震天,烧香拜佛,许愿还香,祈祷平安,各有所求,一年成败全看今日。在原集市的基础上人流爆增,游商小贩、地摊儿不知其数。打拳卖艺的、跑马卖秀的(马戏团)、猴儿耍把戏、西洋镜、木偶戏、说书唱道情、拍蚂蚱的(*博)、江湖郎中、卖狗皮膏药的、刻八字算卦相面的比比皆是。镶牙照相的、剃头匠、捏泥人、刻章印花卖眼镜的各显其能。卖木梳、旋锭儿、钉鞋匠、金银首饰匠、补锅钉缸小炉匠、针头线脑小货郎、张箩绞簸箕、磨剪子呛菜刀拾遗补缺。瓦拨、砂锅、黑白陶瓷、锅碗瓢盆勺、案板赶仗刀要甚有甚。钎镢镰斧耙、犁耧耙耢铧、箩筐、竹篓、拾菜篮、农具、家具、车马挽具一应俱全。粮食上市、牛马交易、卖生猪买猪娃、牙行(交易员)、劁猪删蛋的、铲蹄钉马掌的大显身手。棉花布匹日用品、油盐酱醋调味料、大小百货样样全,那时候没有手机网购一说,全是实体购买。逛遍市场身疲惫,小吃摊前品百味:凉粉灌肠红脸饼、豆腐挂面胡辣汤、麻叶油糕砍三刀、拉面削面水煎包、栆糕黄蒸拷佬佬、瓜桃梨果糖葫芦……地方风味闻香下马,传统小吃知味停车。大市场也给姑娘小伙们相亲创造了小市场,只能偷看,不敢公开,不能象现在无所顾忌。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七十二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戏班的唱腔与锣鼓声、商贩的叫卖声、卖艺的吆喝声、赶集人的熙熙攘攘声、不时还有驴撕马叫声、捉猪娃的尖叫声汇集一处,响彻云霄。朝来夕往人海中,瞧戏赶会一天整,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看起来人多杂乱,实际上各有渠道,市场繁荣极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确实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真正障显出民俗文化的特色。
她既有远古的农耕文明与晋商文化,且更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大都盘踞在各地县城,这里离三个县的县城较远,基本上属于三不管地方,加之山势较高,沟壑纵横,便于撤退和隐蔽,又有老佛爷坐镇,所以八路军选中了这块战略要地,凭借地理位置优势,依靠地方群众基础建立了根据地。中共武乡(东)县委前方指挥部、武乡县抗日政府路南办事处、新八区区公所与太行三分区游击队司令部、后勤供给部、新华工厂等机构曾经在这里驻扎。也是八路军总部由太行到太岳直至延安的秘密交通要道(塞)。由当地抗日政府“新八区”的积极配合,组织武委会、妇救会、儿童团全民动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收购军粮、纺花织布、缝军衣、做军鞋,生产“虎头牌”香烟、草帽、日用品等,筹备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支前氛围如火如荼,当时有“东有圪老湾,西有南泥湾”之说广为流传。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陆定一、陈锡联、李德生、李雪峰、李达、郑国仲、鲁瑞林等八路军领导人曾在此打尖、路居、开会、听取汇报和指导工作,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著名的“漆树坡窑洞保卫战”就发生在这块红色热土上,当年漆树坡民兵英雄武志方等七人五枪,英勇机智,凭借设“三关”拐“三弯”,“楼上楼、天外天、住得久、跑得脱、熏不着、饿不死”以窑洞机关为依托,力敌千余,血战竟日,保卫了抗日机关与民众,血染故土,壮烈殉国。创华北窑洞保卫战之光辉战例,堪称抗战史上不朽之一笔。其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日月同辉,共山水长存。可谓:壮烈撼天地,浩气传千古。为缅怀英烈,铭记历史,竖立了英雄纪念碑,以昭示后人,光耀千秋,邓小平、陆定一题写了碑名。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武乡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重山叠翠,梯田层层,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山花烂漫,莺歌燕舞;空气清晰,气候宜人,冬暖夏凉,生态和谐,早观日出,晚看彩云。春来百花齐放,夏至郁郁葱葱,秋到漫山红遍,冬去银装素裹,北国风光尽收眼底。天地精华,集聚于此,高峻巍焕,风骚独领,人间仙境,如诗如画,堪为鬼斧神工之作。有着古朴的农庄村落,经典的农家小院,朴实的农民生活,传统的农耕方式。更有山涧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和叙不完的神话故事与古老的传说。田园生活与黄土风情阿娜多姿分外妖娆,不亚于晋朝武陵人误入的世外桃源,大有寻幽探默之感觉。承蒙上苍造化,赋予了蓝天、白云、红土、青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勤劳耕读,实为文脉灿灿之所,革命传统之乡。生机亦焕发,民生又新曲,近些年来人们又在寻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调整生态文化产业,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当地农民大量种植绿色产品,甘甜多汁的大黄梨名冠上党,誉满三晋,香飘华夏。历代贡品小米由来已久,现已建成“老家”、“沃土”小米种植和生产基地,成为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小杂粮种植基地、国家有机旱作羊肥小米产业发展标准化示范区。每年节日不断;杏花节、梨花节、采摘节……走进绿色田园,感受自然生态,体验农家生活,温馨民俗风情。文人墨客穿梭其间,美术与摄影写生基地天然形成,避暑山庄悄然兴起,是有识之士发现的又一新大陆。集红色、古色、绿色、人文风光为一体,是休闲养生、避暑度假、采风写生、观光乡游的理想去处,她正以东道主的身份,热情好客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
风雨沧桑,时代变迁,随着人类文明的科学发展与进步,渐渐的淹没了黄尘古道,穿越了岁月时空。一个数百年古镇走过了丝绸之路、带来了晋商文明、发展了农耕经济、弘扬了民俗文化,峥嵘岁月,生生不息。她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缩影。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取物顺时,循环利用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华夏文明的传承之根。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生息发展过程中,凭借着独特且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不仅引导了农业发展,保障了百姓生计,推动了人类文明,促进了社会进步;更由此衍生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奇迹总是出于人类的创造,每一种文化和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在于传承和发展,并获得价值的意义。优秀的文化总能在过去和现在既将来的历史发展中彰显其特色地位和潜在作用,愿古韵遗风和现代文明结晶于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中国梦。
武乡新华工厂全体人员合影
作者简介:张兴田,艺名,新天,年生,山西武乡人。自幼受父辈影响爱好写字画画,后从事摄影。曾任武乡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仕。作品被多家报纸、杂志采用,被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
点击下面标题阅读相关美文:
红色武乡
小城故事多
最美人间烟火色---早市
最美人间烟火色---夜市
主编:采禾
小编:君钰
蜀葵花开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家乡之美
投稿邮箱:mlmlw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