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弄丢了江山却开创了中华美学盛世历史 [复制链接]

1#

公元年2月23日,宋朝第七个皇帝赵煦驾崩,但他无子嗣,所以谁来接班就成了问题,向太后遂召集章惇等大臣密商,向太后一心想要掌权,并不希望新君与她争权,故最后立了痴迷琴棋书画的端王赵佶为宋朝第八任皇帝,这一年赵佶才18岁。

赵佶从小就与其他兄弟不同,他并不爱好政治权谋,而是迷恋于笔墨丹青。他一年写2.5缸水,比王献之还要多0.7缸水,为了为了提高书技画技,赵佶还广交大书家大画家,还没当皇帝之前他就曾花三万钱购置《蜀葵图》的另半幅,最后和书画家王诜收藏的《蜀葵图》合二为一,致使一幅名画得以完整。当上皇帝的他,在书画上如鱼得水,宫廷内府所藏之书画名迹,大大开阔了赵佶的眼界,他朝夕把玩,日日临摹,更是利用职务之便,有事没事就召唤书画家入宫,与他一起共商书画之技。大书法家米芾便是其中常客,赵佶更是有为米芾递送过砚台。

赵佶因痴迷于书画,在书画上也是卓有成就,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工笔画、瘦金体、“宣和装”,对后世的书画技艺影响深远。远不仅如此,赵佶更是开创了美学盛世。

喜爱书画,自然就想保护书画,赵佶专门设立了御前书画所,广收古物和书画,并交与米芾等人掌管。赵佶在位期间北宋官方书画收藏达到顶峰,史书记载:秘府所藏充初填溢,百倍先朝。比如书法,光颜真卿真迹就有余幅;名画更是不胜枚举。御前书画所简直就是超级博物馆。

为了培养书画人才,赵佶设立了画学,把绘画纳入科举制度,开创了中国“艺考”的先河,他将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并亲自出题“招揽”学生。还成立了翰林书画院,艺考成绩优异者便可进入书画院进修,书画院设立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头衔,学生可根据不同头衔享受不同俸禄,还会不断进行考核,成绩优秀者可晋升。国宝《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便是出自于此。

除此之外,赵佶为造出天青色瓷器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官窑——汝窑,在赵佶亲自上阵督促下,工匠们终于烧出了天青色之瓷,汝窑之瓷青如天、面如玉、声如磬,似玉、非玉、而胜玉。另外,赵佶还修建了中国第一园林——艮岳,集中国古典园林之大成,可惜年靖康之变,金兵攻入汴京,艮岳尽毁。

诚然,赵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因为靖康之耻而被无数人唾骂为“昏君”,弄丢了大宋江山,但他却开创了美学盛世,也正因为有他在审美趣味上做表率,宋朝的百姓学会了享受生活。正如历史学家评价说:“纵观中国古代,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和宋代比民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