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国清大路放歌 [复制链接]

1#

大路放歌

李国清

向为修建红色旅游线和“四好公路”而辛勤奋战的筑路人致敬!

还是采风,还是文联,还是作协,还是“蜀葵花开”,还是张红伟主席,还是郝雪廷老师,还是采禾班长。

金色的阳光,宽阔的道路,向东,迎着骄阳延伸。

这条路,无数次走过,但从未像这一次让人感到震撼。

一条从现代喧嚣城市通往烽火记忆岁月的路,红色大武乡这片英雄土地上,支撑起民族抗战精神脊梁的地方,如粒粒珍珠一样,被这条路串在了一起。

出发,我们的红色脚步,沿着这条路,铿锵有力。

绿色环保的电瓶公交,有新面孔,有旧相识,更有和蔼朴实的李华英局长,居然还有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李华老师。

能上电视?这使我内心有了一种难掩的兴奋与期待。

这一次采风活动,阵仗不可谓不大!

沿着这条曾经飘过硝烟、响过军号、有过战斗、出过英雄、谱写出太行精神的红色交通线。

还有以这条红色线路为主干而支伸的四通八达的每一条“四好公路”。

走一遭。

01

路之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年轻的基层干部,在村里突发疾病,救护车和护士按时出医。怎奈昨夜的一场雨,泥泞了进村的山路,车上不去。村里人只得用门板抬着他一步一滑地往下走。

就这短短的一段路,在村民与救护车近在咫尺的地方,年轻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这段泥泞难行的山路,扼杀了蓬勃的青春与希望的激情。

也许,老天要不来这场雨……也许,这路要不泥泞……也许,这生命之花就不会凋谢……

也许,这不能全算作老天和路的错,但它们难辞其咎。

李华英局长用近乎悲戚的心境讲完这个故事,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和话语当中,有一种深深的自歉和内疚。

尽管,这发生的一切并不是他的错。故事的讲述者和聆听者心情一样沉重,甚至从心的最深处往外滴血。

倘若这要是一条宽阔的柏油路,救护车能及时地开到地头,病人能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那么,这个结局也许会完美许多。

这是用悲怆之刀刻下的生命之殇,又何尝不是路之殇。

关于路,郝雪廷老师讲起了抗战时候的一些故事。在那个被日本帝国主义强枪利炮蹂躏的年代,路修到那里,灾难就跟到那里。路带给人们的只有苦难,所以,在那个年代,为了生存与胜利,人们不得不忍心把好好的路破坏掉。

那时的心里,唯恐路好。

今天,我们需要好路。

而当下,车子风驰电掣般行走的这条红色旅游专线无疑正是好路。

曾经,那一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止住了生命行进的黄土路;那一条连出山进城都要绕行几十里,只能肩挑人担且坎坷难行的羊肠小道。

那一条条被大河沟壑阻隔住了的幸福与富裕之路。

痛!痛!痛!

路!路!路!

李局长讲述的这一切已经发生,悲剧已无法挽回。为了这样或那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以前辛勤的筑路人就一直在尽力去做,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做到最好。现在,他们加大了投资与力度,努力争取做到更好,对于失去的东西和逝去的生命来说虽有些迟,但对于未来,还不算太迟。

02

路之梦

关家垴,这个在百团大战中一战成名的小山村,在抗日史上写下了厚重悲壮的一笔。山高沟深,越近关家垴,越有这种感觉。

这片洒下无数抗日烈士鲜血的英雄土地,如今,正以硝烟散尽,苦难过后的崭新面貌敞开胸怀来迎接远方的客人。

车行在蜿蜒如飘带的盘山公路上,有多少个弯,两旁的景致看都看不过来,谁也没有细下心来去数。李局长说有十八个,那就肯定有。反正弯道很多且长而险,每转一个弯,随着车身的倾斜,心便来一次震撼。

每一次震撼之后,致敬之心便又加深一分。

古有开山愚公,今有筑路人,这些人都值得致敬。开山难,筑路更难。从平川到高山,经沟壑,穿隧道,这条如绕山飘带一样的路,平坦而宽阔。车平稳,心却不平静。面对这样的工程这样的路,你能有的,应该有的,是不是心存敬畏?夯实的路基,整洁的路面。每走一步,你都能感受到筑路工人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面对立仞的峭壁与深邃的悬崖,你仿佛看到烈日寒风中挥钎凿山、汗洒如雨的劳动身影;大山深处,似乎又响起了战天斗地的夯工号子。这声音,久久在耳边。穿云破霄。以王家峪、砖壁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线路,蛛网似的四好公路向四面铺开。几乎涵盖当年每一个八路军以及所有抗日组织生活和战斗过的村庄。近几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改善或新修了红色旅游专线一、二、三期工程。依托太行山红色旅游版块,将老区所有红色经典区域如穿针引线般连在一起。便利快捷的交通可以把你送到每一个想去缅怀和瞻仰当年前辈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使你在领略太行板山的雄奇俊秀和龙洞鬼斧神工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当年革命前辈们在抗日烽火中所经历过的那段光辉岁月。近年来,政府大抓“四好公路”的建设,许多破损残败的乡村公路得到了重新修善,昔日滞塞乡村经济旅游发展的道路重披新装,将为康民富户再续辉煌。县交通运输局“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及下属所有施工单位,本着“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宗旨,投资出劳,以过硬的技术、先进的设施,争取最快、最好地修建好每一条“四好”公路。让其成为老区经济腾飞的一条条康庄大道。回头看看,那似乎还飘散着战斗硝烟的关家垴,那一条承载着英雄土地上英雄人民的梦想之路。比天地还宽阔。

03

路之*

短暂的采风座谈会,在午饭后的“武乡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会议室开始了。作协郝雪廷老师,文联张宏伟主席,县委办白国清主任先后对此次采风活动的出发点及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为老区“四好公路”建设作出贡献的施工单位及这次主办采风活动的县交通运输局表示了感谢,同时要求广大文学爱好者要珍惜这活动,把看到和想到的写出来,加大宣传力度,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尽一份力。县交通运输局李华英局长就全县现在的红色旅游线路分期工程和“四好公路”近期建设情况向广大采风队员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展望了将来公路带给老区的巨大变化。最后,承建县“四好公路”的施工单位负责人史建峰经理介绍了工程的进展程度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他表示即使再有更大更多的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克服,以最好的质量来完成这项神圣的任务。看着不善言辞,且面带风尘的史经理,从他的言语中,我好像听到了那首《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铿锵旋律。就是因为有他们,有像他们一样千千万万的筑路大军,才付于这每一条宽阔大路以坚强的灵*。

04

路之思

再好的旅程也总有归期。欣赏了沿途的美景,高耸的绝壁上悬挂的古松、弯曲路边青草中如白云朵朵的羊群、纵横阡陌的梯田庄稼、浓厚乡土气息的农家村落、红色经典的革命遗址。眼里看着这些醉人的景致,耳中听着郝雪廷老师幽默风趣并饱含深情的讲述。整个旅程真是看一路、听一路、学一路。车行归途。由于前方施工,车被堵在了路上,看着许多不按交规而穿插行驶的汽车把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心中不免顿生感慨。公路和孩子一样,你想让他茁壮成长,就得用爱心去呵护他。你走在宽阔的大路上,而不去珍惜维护,最终,路会抛弃你。“四好公路”修建好只是第一步,而养护与管理才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样就需要我们的交通运输与公路管理部门加大力度。不要让这些筑路人辛勤的劳动付之东流,别让整洁的公路上留下一块又一块的“伤疤”。这些“伤疤”,有时真的会痛进人们的心上、骨子里。让这些路真正地成为富民的“四好公路”。不光任重,而且道远。

作者简介:李国清,网名:老李飞刀,山西武乡丰州镇聂村人,文学爱好者。

编辑:采禾

一起找寻美的故事

呈现众生相传播真善美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家乡

原创作品,未授权勿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