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于山区常见植物特辑蜀葵 [复制链接]

1#

蜀葵

(AlcearoseaLinnaeus)

锦葵科Malvaceae

蜀葵属Alcea

蜀葵有许多别称:饽饽团子、斗蓬花、栽秧花、

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淑气、

熟芨花、大出气等。

形态特征生活型:二年生直立草本;株:高达2米;

蜀葵的茎枝密被刺毛

叶:叶近圆心形,直径6-16厘米,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上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叶柄长5-1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具3尖;花: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8月;果:果盘状,直径约2厘米,被短柔毛,具纵槽。

蒴果,种子扁圆,肾形;喜阳光,耐半阴,忌涝

生长习性

蜀葵喜阳,耐半阴,但忌涝,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它的耐盐碱能力较强,能够在含盐0.6%的土壤中生长。同时也耐寒冷,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安全越冬。

分布概况

原产中国西南地区,故得名蜀葵,在中国分广泛,华东、华中、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均有栽植。

主要价值

蜀葵花颜色多且鲜艳,特别适合种植在院落、路侧等环境,其园艺品种较多,有千叶、五心、重台、剪绒、锯口等名贵品种,可组成繁华似锦的绿篱、花墙,美化园林环境。

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之功效。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此外,从花中提取的花青素,可作为食品的着色剂。

主要变型

绦柳(变型)

-END-

撰稿:张含雨

编辑:杜睿强

审核:雷皓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