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ivk_sa=1023197a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
这是一个有稿酬的网络微刊,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环球经典文学
鲁坡文学社
第期
军人风采
生如夏花(散文二题)
作者:段金泉大校
君不见,蜀葵花
晚饭后,我在院内散步,经过一幢家属楼前,发现路边花园里有一片蜀葵开得正艳。红的,紫的,粉的,白的,黄的,姹紫嫣红。一朵又一朵,它们就像放大了的喇叭花,从那笔直的枝干上探出头来,向行人露出灿烂的笑脸。我不由停下脚步,仔细观赏起来。看着这些艳丽的花朵,想起了与蜀葵相关的一些往事。
说起来,我对蜀葵并不陌生。小时候,我在老家是见过它们的,人们好像叫它奇胭花什么的。那时年幼,对于花花草草,没有多少兴趣,最多也就看一眼罢了,没有寻思过它的大名。有时顺手摘上几朵,难免会受到大人的一顿呵责。后来参军到了塞外部队,驻地是一眼望不尽的戈壁滩,自然环境极其艰苦。每年春天,营区院内都要植树,如能勉强成活几棵,大家都觉得很有成就,种植花卉是很少见的。那年夏天,我在连队担任文书,连长派我到师机关招待所办事。因为一时没找到人,便在院子里来回蹓跶。突然,我发现院内一处花坛里,长着几株熟悉的蜀葵花,忽然觉得十分亲切,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当时,我向一位战友询问过它的大名,他似乎也说不明白。同样一种花卉,每个地方的叫法不尽相同,这也难怪。后来,我调到师政治机关从事宣传工作,一位摄影干事给我拍摄了一张以蜀葵花为背景的彩色照片。蓝天白云,花开正艳,我也笑容满面。那个年代,彩色照片还比较珍贵。我将照片寄回家里,向父母报喜说部队驻地条件不错,生活也好,你看这花开得多好,我也长胖了不少,云云。父母大概看到我站在花海中的形象,脸上的确充满了喜色,从此放下心来,不再担心我在部队会吃苦受累。
一年夏天,我在驻守长城终点嘉峪关的一个部队大门口,又看见了蜀葵花。让我惊奇的是,它们长在满是砂砾的路边,大概由于缺水的缘故,它的枝干显得短小,叶子也有点枯黄,但花朵开得依然十分鲜艳。我对同行的一位战友赞叹,这花就像戈壁滩上的骆驼草,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在荒凉中带给人们一片美丽。
蜀葵花是美丽的,也是普通的。只要有适合生长的土地,它就能随意地绽放,散发出淡淡的芳香。那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我随部队奔赴灾区抗震救灾。途中,当越野车行驶到甘川交界一个白马藏族村寨时,突然看见狭窄的山路边,有几株盛开的蜀葵花。我急忙让司机停下车来休息片刻,站在绽放的花朵前,吸吮着淡淡的清香。顿时,一路上压抑而沉重的心情,似乎舒缓了许多。
从此,我真切地爱上了蜀葵花。从灾区返回后,有天晚上和爱人在滨河路漫步,在距黄河不远的一处河滩上,有一簇枝叶茂盛、花团锦簇的紫红色蜀葵吸引了我们。近前观赏,发现其中已有开败了的花瓣,如缩小版的葵花,里面密实地结满了黑色的花籽。我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当即采摘了许多装进衣服口袋。爱人不解地说,这么高大狂野的花种,你不会将它种在花盆里吧。我说,我要将这些花籽带回老家,种在花园里。后来,我们还在一个小区里采集了粉色、白色、黄色的蜀葵花籽。那年春节探亲时,我特意将花籽交给老父亲,嘱咐他开春后栽种。去年中秋,我看到老家的后花园、大门口、主屋后的山墙边,都有盛开的蜀葵花。遗憾的是,这些花朵只有紫红和粉色,而白色与黄色的种子,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生长出来。观赏之余,我还将几株刚长出的幼苗,移栽到大门口的小路边,让它们艳丽的花朵,为这处已近破败的老院落,增添一丝生机与亮色。
蜀葵是普通的、平凡的。但它惊艳的花容,自古以来深得诗人们的赞许。大诗人陆游曾写下“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诗人岑参也有“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的诗句。两汉时,有一首《北方有佳人》的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是诗人李延年为他的妹妹、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所写。据说李夫人有倾国倾城之貌,被人们誉为蜀葵花神。而在画家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等名家的笔下,在莫奈、梵高的眼里,蜀葵都是必不可少的绘画题材。相传,蜀葵因最早发现于四川而得名,如今全国各地多有种植。在山西朔州市,还将蜀葵命名为市花。
蜀葵的美,是天然而纯朴的。它丝毫不在意生长的环境,纯粹是“撒下种子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这种甘于寂寞、不求闻达的特质,何尝不是做人所尊崇的一种境界?
相思泪,牵牛花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的笔下,总喜好拈花惹草。即便是极为普通的一种山野小花,也会被赋予一些与众不同的意象来。
手头有一首杨万里描写《牵牛花》的诗:“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篸。”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读到这首优美的诗。慨叹之余,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这首诗的大意,是写牵牛花犹如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炎炎夏日,头顶遮阳的斗笠,上罩轻纱,洁白色的笠顶,碧绿的檐边,上午还是蓝色罗衫,晚上就换成红色的纱裙,站在碧绿的篱笆院墙边,微露笑颜,头上插着翡翠的玉簪,款款而来,气质如兰,情景生动而迷人。一种生长于田野山坡,篱笆棚架、墙头屋角,甚至路边脚下随处可见的普通植物,在诗人的笔下,却有如此不同的至美境界。
牵牛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枝蔓细长而柔韧,可沿地面向四周任意延伸,亦可缠绕攀附于其它植物向上生长。夏秋时节,细长的喇叭形花朵,或单或双,鲜艳盛开,有纯白、天蓝、绯红、桃红、淡紫等色,亦有混色的,颜色变幻多彩,花冠漏斗状,花瓣柔嫩,薄如丝绸,恬静优雅,绚丽无比。牵牛花朝开午谢,花期从炎热的夏季,一直可以持续到天气凉爽的秋天。有诗人赞美其“如夏花之绚烂”。老家陇中,牵牛花也被称之为喇叭花、打碗花,形象而直观。有关专业人士认为,它们虽属同质,但也有一些区别。但对普通民众而言,倒是没必要去细究它们。
我与牵牛花的不解之缘,始于孩童时代。那时,农村还是集体经济时代,大人们每天都要参加生产队统一分配的劳动。我们这些毛头小孩,除了玩耍戏闹之外,也要到田间地头挖野菜、打猪草,分担一些养鸡喂猪的差事。猪们喜食的青饲料中,其中就有牵牛花的枝蔓。印象中,牵牛花比较集中地生长在玉米和洋芋地里,刚长出的枝蔓柔嫩而茂盛。每当遇到它们,我便会连根拔出,和那些苦苦菜、蒲公英一起,放进随手携带的一只竹篮里。回到家里,就将其倒入一个专供猪们吃食用的石槽内。看着猪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多少也有一点儿成就感。
贪玩毕竟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也不例外。在采摘牵牛花时,如遇到形状如小喇叭似的漂亮花朵,我们都会摘下来,互相扣在伙伴的额头,再拍上一巴掌。牵牛花被打破时,会发出“叭”的声响。这清脆的声音,顿时会惹来一阵开心的大笑。当然,有时也会因为打疼了小伙伴,发生口舌之争,甚至互动一番拳脚,也是家常小事。农家孩子的童趣,尽在这些粗野之中,简单而明快,至今让人难忘。
俗到极致,便是雅趣。牵牛花之名,出自南朝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牵牛子,味苦,寒,有毒。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药,故以名之。”对此说法,后人并未普遍认同,觉得以牛易药不大可能,而将一朵小花和高大粗壮的牛联系起来,不免有些牵强。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载其药用价值,称其为“旋华”,药效与《本草纲目》所述的牵牛花果实“牵牛子”相同。在宋代《花经》中,也可以找到牵牛花的大名。凡此种种,都从药用价值而言,缺少一些浪漫色彩。后来,一些文人想起天上的牵牛星,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便赋予牵牛花以新的寓意:每年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飞渡银河之日,牵牛花此时开放,正好与牵牛星对应,故以“牵牛”命名。这种解释,自宋代起广泛流传于民间,给原本普通的一种野花,增添了几多凄美与诗意。
吟咏牵牛花,是历代文人的寻常。宋代秦观有《牵牛花》诗:“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阑杆。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诗人仰观银河,遥想牛郎织女,晓看牵牛花,把蓝色的花瓣想像成织女为牛郎编织的“仙衣”。钟爱牵牛花的南宋诗人杨万里,还写过一首赞美诗:“莫笑渠侬不服箱,天孙为织碧云裳。浪言偷得星桥巧,只解冰盘染茈姜。”“天孙”即为织女,诗人说不要笑话神话传说太夸张,织女已为牛郎织成一件与牵牛花色彩相似的碧云衣,牛郎也为织女用牵牛花汁染制了一盘紫红色的生姜,等到七夕飞渡鹊桥时,便把巧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心爱的人。而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山则把牵牛花喻为相思泪结成的花:“圆似流钱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诗人没有描写牵牛花盛开时的美丽,而是用织女流下的无数泪水来形容,给人留下了无限的联想空间。
牵牛花既在文人的诗里,亦在墨客的画中。近现代画家中,尤其以齐白石为最。他与京剧名伶梅兰芳之间的牵牛花趣事,在文艺界广为流传。梅兰芳挚爱牵牛花,在家里种了很多品种,时常邀请朋友赏花雅聚。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写道:“回想这种热门的聚会,实在是有趣得很。这里要算齐老先生年龄最大。每逢牵牛花盛开,他总要来欣赏几回的。”梅家的牵牛花大如碗,齐白石见到后,即赋诗:“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在《题牵牛花图》中,齐白石还写道:“京华令界梅兰芳尝种牵牛花万种,其花大者过于碗,曾求予写真藏之。姚华见之以为怪,诽之。兰芳出活本与观,花大过于画本。姚华大惭,以为少所见也。”齐白石留下的牵牛花作品,多是与梅兰芳交往时期所作。
牵牛花原本是一种野性的花,因为被赋予了太多的诗情画意,终归让其有了灵性。经过改良培育,牵牛花不仅被栽植于城市街道绿地、花园小区,还登堂入室妆点居民住宅,成为一种让人喜爱的观赏花卉。当然,少了那些自由舒展的枝蔓,也就缺少让人想像的天然韵味了。
作者简介:段金泉,热爱写作,散文、诗歌散见《解放军文艺》《飞天》等报刊,作品入选《当代军旅诗选》《甘肃文学50年》等选集。曾获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全军文艺新作品奖、昆仑文艺奖等奖项。出版有诗集、散文随笔集。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环球经典文学团队
顾问:鲁坡影摄全球冯志海王世华空也静
总编:红玉
副总编:绿洲卢建民青竹
主编:萧然
编辑:烟雨江南中国梦唐宁
主播团:李大国龙雨辰乔楠大海李兴浩青春不散场瑞姿书馨青青妞妞海棠依旧润雪紫竹徐帅日月无私照包永红肖洪格尔夫朴树繁花善良白颖
投稿须知
1、总编;主编。
2、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