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稻黍稷麦菽,让人傻傻分不清的五谷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袁老千古,举国悲痛,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悼念这位农业科学家。在微博上,有网友po出一张图????发出了灵*的拷问:你真的认识水稻吗?

认识水稻,从分清秧和草开始。哪边是秧苗,哪边是杂草?请回答??

我们每天吃的白米饭,是如何来到碗中成为饭的?在进入超市的粮食区前,米在哪里,它的旅途又是从哪开始的呢?

1

从米到饭,念稼穑之艰难

“花草种三月,瘦田变肥田”,每年惊蛰过后,万物初萌,便是紫云英在农田盛开的季节。

水稻种植,首先要选田,草木灰和紫云英是最常用的肥田料。待紫云英开后半个月,农民要犁田、翻田、平田,老古的传统是牛拉着农具,人在后面持鞭,一圈一圈把整块泥地的养分翻操均匀。现今有了耕田机,按面积算好每日租用机器的价钱,人类的好搭档——牛渐渐退出了乡野水田。

除了选稻田,还得选秧田。将前一年选好的稻种泡发,撒入秧田,春雨润物,祈祷乍暖还寒的农历二月,天公作惜赏赐一个出苗的好天。

出秧后,待秧苗长到两尺高,就到了插秧时节。妇女下到秧田扯秧苗,以稻草结绳,扎成一捆捆,与田里的蚂蟥斗智斗勇。男人们将秧从秧田担到稻田,目测一扎秧能插多少株后,振臂一挥,在半空划出漂亮的弧线,秧便飞到命定的位置,简直比投篮还准。从计算面积到飞秧,完成整个过程前后还不到一分钟。

插秧是个体力活,人弯腰埋头面向土地,手脚并用,把秧苗种下。一块田,插下多少株秧苗没人去计算,种田者只管埋头,汗水混着泥水有时还有雨水,渗进土里。

从秧苗到长稻,需要约两个月的过程。从插下那一刻起,农民要时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