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一味中药黄蜀葵花 [复制链接]

1#
每天一味中药——黄蜀葵花1药用部位

黄蜀葵花,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2别名

侧金盏花

3植物形态

⒈黄蜀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m。疏被长硬毛。叶互生;叶柄长6-18cm,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l-1.5cm。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cm,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1-6cm,两面疏被长硬毛,边缘具粗钝锯齿。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15-25mm,宽4-5mm,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大,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cm;雄蕊柱长1.5-2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卵状椭圆形,长4-5cm,直径2.5-3cm,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花期8-10月。

⒉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⒊本变种与上种的区别为:植株全体密被黄色长刚毛。

4产地分布

1、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地。2、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5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灰屑。

6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长7~10cm,宽7~12cm,表面有纵向脉纹,呈放射状,淡棕色,边缘浅波状;内面基部紫褐色。雄蕊多数,联合成管状,长1.5~2.5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5裂。气微香,味甘淡。

7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

8功效与作用

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作用。

9化学成分

黄蜀葵花含树皮素-3-洋槐糖甙(quercetin-3-robinobi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金丝桃甙(hyperin),杨梅素(myricetin)及槲皮素(quercetin)。

10用法用量

⒈煎汤,5-15g;或研末,3-6g。

⒉研末,1~2钱。

11相关配伍

1、《普济方》:黄蜀葵花一两,炒为末,每米饮服一钱,名独圣散。治沙石淋痛。

2、《产宝鉴》:如圣散:治胎脏干涩难产,剧者并进三服,良久腹中气宽,胎滑即下也。用黄葵花焙研末,熟汤调服二钱。无花,用子半合研末,酒淘去滓,服之。用于难产催生。

3、《直指方》:黄蜀葵花,用盐掺,收瓷器中,密封,经年不坏。每用敷之,自平自溃。无花,用根叶亦可。可用于治痈疽肿毒。

4、《肘后方》:黄葵花,烧末敷之。可治疗小儿口疮。

5、《经验方》: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甚妙。用于汤火灼伤。

12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