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谣
种瓜得瓜又得花,
几朵雌花几朵雄花。
雌花留着结个大瓜,
拿个罩子罩住了它。
瓜还未熟吃不得,
小鹿小鹿你别碰它。
种瓜得瓜又得花。
几朵雌花几朵雄花。
雌花留着结个大瓜,
雄花摘来我吃了它。
怎么吃,才最好吃?
打个鸡蛋,切点葱花,
搅和搅和做个锅塌。
锅塌里面有什么?
两颗鸡蛋,一根葱花,
还有三朵是……瓜的花!
诗后记
这首歌谣是给爱在园子里帮忙的小朋友写的。前天我们在园子里摘菜的时候,以撒帮我提着篮子;昨天我在移种玫瑰的时候,以撒帮我提水和浇水。他听见我唱中文歌谣,耳朵跟小鹿一样竖起来,眼睛也闪着警觉的光:“你唱的什么?”我就笑:“我唱的中文歌啊。”他忽闪着眼睛,似懂非懂。他说他想学,不过小孩子的念头就跟云朵一样飘忽不定,等他什么时候下定了决心,再教他吧。现在,常常让他有机会听到就好了。
每周四的下午两点半,麦德琳会准时出现在我家的门口,轻轻按响门铃,跟我上中文课。她就是那种把心定下来的孩子,一句废话也没有,把所有的能量集中在记忆每一个她听到的字音上。三次课下来,她已经能够准确地从一数到一百多。我们在园子里走,我一边采小雏菊,一边听她数数给我听;我们在街上走,我指着门牌号、车牌号,以及电线杆上的数字编号,她总是闭上眼睛深深思索一下,就能准确地念出数字;我们一边荡秋千,我说几,她就能荡几遍,几乎不会出错;即使错了,我定睛看一看她或扬一扬眉毛,她就能够立刻觉知到错了,马上说出准确的答案。现在,她能够判断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什么长什么短,什么大什么小,还能够自然地问好,说谢谢和不客气。我跟她的妈妈吉米说:“麦德琳学习得非常专注。”吉米笑答:“是的,她对中文学习非常认真。每天都花半小时自己在网上跟着视频练习,每周都很期待跟你上课。”这才是她进步神速的奥秘啊——她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刻意练习,再来跟着老师印证。
我和麦德琳在园子里采雏菊练习中文的时候,以撒从二楼的洗手间窗户里往外看,喊我的名字。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心里在羡慕。从他第一天来,我们就告诉他,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每天必须学习至少一样新东西。我教他唱一首短歌,他居然只听一遍就记住了旋律。我和托尼唱歌的时候,他也跟着唱起来。第二天,我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教他怎么准确地发音,他也做到了。到晚上他睡觉前,他就能够每个词都准确地唱出来了。我在想,有些小孩子发音不清楚或不准确,即便是背后有病理上的原因,从外部原因上看也只是因为周围没有人帮他确定“准确”和“清楚”这个标准。一旦帮他明白了这个学习的目标,他就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努力了。在几乎每一个孩子身上,我都能够看到因为学到了一样新东西而焕发出来的光彩。
我自己学习一门新语言或练习一首新曲子,也是一样的状况。如果有老师告诉我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就会清晰地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如果没有老师指点我,我就没有信心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练习的动力也就不足。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是需要一个好的标准和目标来激励他的。
我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依旧执着地坚守高标准,就像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那样。这当然给我带来很多麻烦,比如说我看见那些漫不经心还得意洋洋的做派,就会心生不快。所以,看见麦德琳每分每秒都在高速的心流中冲浪,我的心就跟着她飞起来。
以撒是我见过的最爱吃菜的孩子。在园子里干活时,他总是问我们:“托尼叔叔,潘多拉阿姨,我可以再吃一片菜叶吗?”第一天的午餐,我做了火腿焖大白菜,他吃完一大盘还要第二盘,可是已经分完了。我给他蔬菜沙拉,他就只吃了一半。他说:“我以前是素食者。我妈妈让我吃肉,所以我现在也喜欢肉。”他爱吃大白菜,我做饭时,他问我:“我可以再吃一片大白菜叶吗?”我们要去树林里采蘑菇,他问我:“我可以带一片大白菜叶在路上吃吗?”我给了他三片,他就兴高采烈的。
凉雾的早上,去园子里,看见瓜开了许多黄花,雄花有十几朵,雌花有五六朵。我就采了几朵来,煎鸡蛋吃了。几天前第一次做,只有三朵瓜花,我就又采了白菜的花、芦果拉的花、三叶草的花、蒜叶婆罗门参的花叶来,配上葱花,煎了一大盘。托尼和我吃完这么一盘能量早餐,就在大太阳底下给几丛疯长过头了的灌木剪枝,这么高密度劳动了一整天,也不觉得累。高温底下,挥汗如雨,痛快极了。第二次做,就是给以撒做了,他吃得很香甜,赞美我说:“潘多拉阿姨,你是个好厨师。你应该在一个店里工作。”我和托尼大笑,然后就给他讲我真正的工作是什么。
我们种的瓜有两种,一种叫橡果瓜(acornsquash),一种叫黄油果瓜(butternutsquash)。这两种瓜,本来都是我们在沃尔玛超市买来的,一种干白甜面,一种金黄甜润,我们因为喜欢它们的味道,就留了种子。因为一个瓜的种子足有几百颗,所以我们在洒种时大方极了。园地四周各处都洒了种子,现在长起来就成了鹿的零食;又在鹿网外被乌鸦破坏的草坪上种了一箱,怕鹿来吃就扣了网,等瓜秧长起来,四外爬开了,三棵瓜秧中间的蜀葵也长高了,我们就把网撤掉,只用罩子把瓜藤尖扣起来,因为鹿似乎只稀罕鲜嫩的新叶。
邻居都笑我们太心急,霜冻期还没过就开始种植了。我们俩却互相勉励说:“还是早些种吧。反正我们有的是南瓜籽。如果苗长出来遭了霜冻,死了,我们再补种就是。”
这里的气温跟黑龙江差不多。当地人的常识是,育苗可以提早在温室里进行,移栽则必须等到五月底阵亡将士纪念日以后。托尼的人生哲学是:“希望最好的,准备最坏的。”(Hopeforthebestandpreparefortheworst.)所以,四月底,我们就把喜冷的红卷心菜、羽衣甘蓝放到种植箱里了;再隔一周又把西红柿、茄子等喜暖的菜苗也放到种植箱里了。我们运气好,从四月底到五月底,只有两天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我们只需要傍晚给种植箱加一层保温的塑料膜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的菜比邻居提早三四周就吃到了,并且除了我们自己的一日三餐,也足够分给邻居和亲戚一些。
我从前很向往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现在却发现晴有晴的活,雨有雨的活,简直忙到闲不来。所以书读得少了,慢了,肌肉却坚实起来。
西邻萨拉和帕翠莎的樱桃熟了。“你看,樱桃红了。”她说。“有空你们自己摘吧。梯子在我们的车库里。”我们总没顾上多摘,只是昨天跟以撒一起,摘了三颗,一人一颗。又甜又嫩。
送了我们三棵樱桃树苗,尼齐送了我们四棵苹果木树苗,我们又从野外寻来了两棵还不知名的树苗,现在一半种在花盆里,等它们的根系壮大了,再移到园子里;还有一半已经种在园子里,只是用罩子扣住,怕鹿来侵害。
因为想到“七月食瓜”这一句,又重读诗经里的那篇《七月》。哎,那应该是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吧。那时候农人劳作的收成,大部分是要交给贵人去享用,自己去要忍耐许多的不足。不过即便辛苦,即便有不足,即便有悲凉,他们也仍然没有失掉自己心里敬畏。孔子将这首诗保留下来,倒是很符合他的“乐而不淫,悲而不伤”的尺度。
刚刚要结束这一篇的时候,托尼从园子里进屋,悄悄跟我招手,示意我看南院松树底下。那里有一只新生的小鹿。再向东窗外看,园边草丛里母鹿正朝这边张望。她是在看守她的小鹿呢。我们跟以撒说,为了不惊到鹿妈妈和鹿宝宝,我们今天就在屋里填色、拼图和唱歌吧。以撒答应了。于是,我们就坐在阳光房里,一边做我们的事,一边时时观望下鹿妈妈和鹿宝宝。真是受祝福的日子啊。
附《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
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潘紫径
谢谢。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