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修师傅胡侃我们是如何不再惧怕严寒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年12月2日,北京城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雪,两天内就积到了三寸厚。4号晚上,东文学社日籍教师船津输助在宣武门外的住所里,于夜半万籁俱寂中,隐约听到远方传来的一阵阵呻吟声,他暗暗推测:“北京常见的乞丐今晚大概会冻死不少,今天看到他们有一半还只穿着单衣。”果然第二天出门时,城南街道旁就横卧着几具冻死骨。

图一、清末民初在中国教书日籍教师船津输助

年后,城市里仍然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但冻死的极少。修师傅曾在电视中看到比北京纬度更高的沈阳市民政部门在数九隆冬去劝大桥下的流浪汉到救助站,但他们还不愿意去。大概是他们的棉被(尽管是黑心棉)、棉袄、塑料布,使他们没变成路边的“冻死骨”。

对于今天的人们,买一件过冬的衣服仅是手机上动动手指的事,但中国人能穿上棉花做的棉袄却是明代以后才有的事情;今天很多东北人嫌地热的房间温度太高,冬天要开窗户散热,殊不知古代一次寒流,就会使很多人看不到第二天的阳光。今天修师傅带领大家回顾人类是如何克服寒冷的。

年后,城市里仍然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但冻死的极少。修师傅曾在电视中看到比北京维度更高的沈阳市民政部门在数九隆冬去劝大桥下的流浪汉到救助站,但他们还不愿意去。因为他们的棉被(尽管是黑心棉)、棉袄、塑料布,使他们没变成路边的“冻死骨”。

图二、清末下层百姓的悲催生活

对于今天的人们,买一件过冬的衣服仅是手机上动动手指的事,但中国人能穿上棉花做的棉袄却是明代以后才有的事情;今天很多东北人嫌地热的房间温度太高,冬天要开窗户散热,殊不知古代一次寒流,就会使很多人看不到第二天的阳光。今天修师傅带领大家回顾人类是如何克服寒冷的。

御寒,一是要居住的房屋温暖,而是要穿的暖。

在房屋保暖方面,古人并没有什么高招,只有王公贵族采用花椒等高档保温材料,将其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可使人感觉到温暖,以花椒为保温材料的“温室”相继出现在西汉皇宫和贵族家中。典型代表如西汉未央宫里的“温室殿”。“温室殿”建于汉武帝时期,殿内“以椒涂壁”,设有壁炉,挂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铺放着来自西域的毛毯。皇帝经常在此与朝臣商议国家大事。因椒泥(花椒保温浆料)良好的保温性能,“温室殿”冬季还可陈列花木,成为一时奇观。

图三、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用花椒做保温浆料为房间取暖

但这种保温方法由于造价太高,不是寻常百姓能用起的。老百姓的“寒门”还是纸窗户、木枢门,保暖性极差。不想冻死靠就得靠升火采暖,但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柴草又是大问题。“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果人口消耗木柴的速度超过树木增长速度,就会出现燃料危机。

打唐朝以来,人口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少,加上盖房子、打家具都需要木头,木柴渐渐供应不上了。特别是在首都长安,随着秦汉以来对林木的过度采伐,人口达到上百万的长安已经出现了“柴荒”。为解决柴荒,政府特意允许长安和洛阳的居民砍伐道旁树的枝条当柴火,以解燃眉之急。在柴荒最严重的时候,对首都的公务员和外国人全部实行柴火配给制,五品以上官员每天供应2斤木炭,在长安的外国人(蕃客)每天最多供应3斤木炭。如果木炭供应不够,就到皇上的花园里割蒿草当柴烧(以苑内蒿根柴兼之)。有供应保障的阶层尚且如此,普通低端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图四、《卖炭翁》,初唐时期柴草危机还没有那么严重

进入宋代之后,森林开始大片消失。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载:“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伐材采木、山谷渐深,辇致劳苦”。没有了杂木,为了救眼前的燃料之急,人们不得不砍伐桑树和枣树,“河朔、山东养蚕之利,逾于稼穑。村人寒月盗伐桑枝以为柴薪,为害甚大”。经济林木的毁灭意味着经济开始走向倒退甚至崩溃。政府为此颁布禁令,“禁民伐桑枣为薪”,但再严厉的刑罚也无法阻止一场危机的蔓延,最后连军队也“辄入村落伐桑枣为薪”。北方蚕桑业因此遭到灭顶之灾。

燃料危机是如此严重,以至于连宗庙陵区的树木也在劫难逃。许多圣贤的庙祠和帝王将相的陵寝尚存大量的林木,最后被人们焚琴烹鹤樵采为薪。宋政府对此虽禁令不断,但也无济于事。熙宁十年(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周边的林木已经被翦伐无遗。“河北难得薪柴”,南方的燃料危机也同样严重,“今驻跸吴、越,山林之广,不足以供樵苏。虽佳花美竹,坟墓之松楸。岁月之间,尽成赤地。根枿之微。斫撅皆遍,芽蘖无复可生”。不但山林被砍伐殆尽,连佳花美竹这类的守墓之树也被刨根挖光。

柴草危机最严重的嘉祐四年(年)冬天,成了大宋开国百年以来最寒冷黑暗的一个冬天。这年,从自立春以来,阴寒雨雪,小民失业,市场萧条,而薪炭、食物价格又翻倍的往上跑,很多人因为贫寒,投河上吊自杀。

此时,盛大的元宵灯节已将到来,面对这满城冻死骨的惨状,开封人谁还有心思来赏灯?在开封市长欧阳修的建议下,仁宗皇帝特别批示:今年的元宵灯节不办了。

宋神宗以后,能量密度更高,更耐烧、温度更高的煤炭逐渐成了城市的主要燃料。据宋朝笔记《鸡肋编》记载,北宋末年,“汴都(开封)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柴草危机才得以解决。

图五、宋代的煤田,靠煤炭减轻柴草危机

除了在屋内不被冻死外,还要穿得暖一些,出门的时候别被冻坏。

在明朝之前,由于棉花种植并不普遍,古人基本穿不到棉衣过冬。所以只能利用葛、麻、丝、动物皮毛等一些我国本土的纺织材料来抵御严寒。

贵族人家当然穿由狐狸皮、貂皮等贵重兽皮制成的裘,古人穿裘,有毛的一面是露在外面的,战国初,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有一回出宫巡视,路上碰见一个反穿皮裘身背柴草的人,很是纳闷,问及原因,那人回答道,“因为只有一件皮裘,如果干活时把毛穿在外面的话,毛就会被磨光了”。魏文侯大笑道,“难道你不知道,等皮板磨坏以后,毛也就掉光了吗?”这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典故的来历。

穿不起裘的“布衣之家”,过冬的棉衣就比较悲吹。到了先秦时期,麻葛类织物开始出现。其中最主要的有葛、大麻(没错,大麻最开始是做衣服的)、苎麻、苘麻等。

其中的“葛”,又叫葛麻、葛藤,是一种常见的藤类植物。古人主要利用葛制作绳子和衣服,但由于葛布质地粗而厚,且吸湿散热、保暖效果低下,所以古人多用葛布做夏季衣服。

麻很大程度上与葛类似——虽然大麻、苎麻、苘麻均是草本植物,但它们的植物纤维同样又长又韧。且麻和葛同样具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的特点,所以普及较快,平民百姓基本都能穿上葛、麻制成的衣服。

既然单靠葛、麻不保暖,就往衣物里填充丝絮来保暖呗。

当然,高质量的丝絮是买不起的,所以普通人家就只能用些陈年破絮混杂一些缫丝用剩的零碎脚料作为保暖填充物——也被称为“缊”。

这种缊袍显然不是什么高档货——保暖效果差强人意,而且容易破。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里就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由此不难看出这缊袍卖相实在一般。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大诗人杜甫于穷困时就曾发出过如此感慨。战国时期的曾子也因为穿着缊袍,在寒冬里一抬胳臂袖子破裂露出了胳臂肘,留下“捉襟见肘”的典故。

如果葛、麻也穿上不上了怎么办?那就只能穿纸衣了。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穷苦的人就不得已从中取材了。此时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作“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

起初,穿纸衣只是无布可衣的穷人的无奈之举。当时的制作工艺相当原始,就是拿几张纸黏结起来,围身挡寒。至宋代,制作纸衣已成为专门的行业,有一套完整的工序:首先为处理纸衣料,“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等水,令热熟阴干”。然后将纸卷在箭杆上,通过各种方式让它变得柔韧。接着才是剪裁缝补,增添衬里等各种工序。纸衣里纳麻絮,便成纸袄。再往大了做,就成了纸被。

纸衣价廉,方便制作,严冬时节给流落街市的乞丐散发纸衣成为宋代官方济贫举措,有的机构直接散发纸被,节省经费。纸料的洁白轻软,“无声白似云”(陆游语)颇符合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趣味,着纸衣、盖纸被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风尚。

对于纸被在大雪天带来的温暖,陆游深有体会,他曾写诗感谢赠其纸被的友人,赞叹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如果纸被变脏变旧,吱吱作响了,大生活家苏东坡教你应对方法,“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叶捣水,刷之,亦妙。”纸衣、纸被的最大问题在于不透气,长期用对身体不好,所以冬天防寒还得将布衣、纸衣换着穿。

冬天穿纸衣、盖纸被,生活质量可见一斑。好在明代以后,棉花被大量推广,才彻底改变人们冬季保暖的难题。

明初时,朱元璋为推动棉产业。他下令全国的自耕农凡十亩地以下的须植半亩棉花,十亩以上的累加,而且还有政策优惠。从此,棉花开始真正拥有与粮食、桑蚕这样核心农作物同等的地位。

于是,从洪武年间开始,棉花走进平常百姓家,他们终于获得了一种平价保暖物,不用像先人们那样穿着破旧的缊袍或者狗皮大衣在寒风中发抖了。明代内阁大学士邱浚对此赞叹道:“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棉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其战略价值也相当重要。东北关外之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但直到明朝以前的中原王朝都很难在辽东半岛以北地区建立稳固、长期的统治。

直到明清时期,伴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东北地区的人口承载量才开始显著上升。这其中的客观因素就和棉花的普及不无关系。

修师傅写这些,是想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并非从天而降,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的不幸生活做基奠,然后为改变这种境遇而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今天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