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方画派的形成时期浅谈明代绘画的发展 [复制链接]

1#

明代继承宋制,重立画院。从洪武、永乐到宣德、成化、弘治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三大体系,即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活跃于浙江一带民间画坛的浙派绘画。但此时期的统治阶级极端专制,画家稍不留心,就会受到打击,如戴进的作品《秋江独钓图》里面画有一个垂钓人穿件红袍,被认为是对做官人的污蔑,戴进也因此遭到了迫害。加之,统治阶级有意识地提倡复古,所以一般的画家大多以模仿宋人为满足,于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和风俗画进一步衰弱,文人的绘画则继续向写意、水墨方面发展。但是民间的绘画艺术,仍在健康地发展着。除了历史悠久的壁画以外,元明两代戏曲、小说的成就,为版画插图和民间年画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条件,给明代绘画艺术输送了新的血液。

马征《白描人物》卷

明代山水画的特点是各种画派相继而生,主要有院体派、浙派、吴派(吴门派)、华亭派等。明代早期,以浙江画家戴进为代表的的“浙派”山水画为主流,作品大都雄浑劲健,奔放而有气魄。明代中期沈周和他的学生文徵明等人,主要是继承“元四家”的绘画传统,风格相近,且都是苏州人,故而称为“吴派”。在明中期以后,“吴派”取代了“浙派”的地位。“吴派”的弟子很多,影响也大。明代后期,董其昌是一个重要的“吴派”山水画家和书法家,并用书法入画,所以明代后期有很多画家都受他的影响。

董其昌《高逸图》轴

明代的花鸟画风格也比较多样,画派也多。主要派别有边文进、吕纪、陆治等以黄荃为师的“妍丽派”,林良的“写意派”,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派”,陈淳、徐渭的“水墨写意派”等。花鸟画在明中期以前工整细润者居多,但却显生机勃勃;中期以后写意花鸟为主。

陈栝《写生游戏图》卷

明代人物画不如山水画和花鸟画,万历年间有丁云鹏、吴彬,较后有崇祯年间的陈洪绶、崔子忠。陈洪绶亦兼山水画,人物造型奇古,笔法圆健,自成一家,与崔子忠并成为“南陈北崔”。陈洪绶亦是临摹唐宋名画得高手,他的临摹画作即便是鉴定专家也难以分清。闽人曾鲸的彩绘肖像画,流传甚为广远。

丁云鹏《冯媛挡熊图》卷

明代绘画理论著作和书画著录众多,流传下来的作品达数十种之多。其中,有王世贞《艺苑卮言》、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詹景凤《东图玄览》、张丑《清河书画舫》、赵琦美《铁网珊瑚》和朱存理《珊瑚木难》等。

文徵明《红杏湖石图》扇页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画家。早年为金银首饰工匠,后改工书画。宣德间(—)以画供奉内廷,官直仁殿待诏。后因遭谗言被放归,浪迹江湖。他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虫草。山水师法马远、夏圭,中年犹守陈法,晚年纵逸出蹊径,卓然一家。所作雄俊高爽,苍郁浑厚,用笔劲挺方硬,画人物笔法娴熟,顿挫间风度益著;所作花鸟、虫草亦饶有生意。为“浙派绘画”开山鼻祖。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惠能六代像》等。

戴进《归田祝寿图》卷

“明四大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别称吴门)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家”、“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文徵明《枯木疏篁图》轴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性情敦厚、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亦工诗画,善画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因常题诗词于画上,故被人称为二绝先生。沈周的代表画作有《蜀葵图》、《策杖图》、《蕉石读书图》、《弈棋图》、《桃花小鹅图》、《高枕听蝉图》、《三桧图》、《山水读书图》、《慈鸟图》、《虞山古桧图》等。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文徵明(-),原名壁(或璧),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他学画于沈周,与沈周共创吴派。文徵明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其绘画传世代表作《真赏斋图》卷,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纸本,设色,纵36厘米,横.8厘米。画面再现友人收藏家华夏居处“真赏斋”情景。作者在图末上方题:“嘉靖己酉秋,徵明为华君中甫写真赏斋图,时年八十。”钤盖“文徵明印”。又于卷前下方钤“徵仲父印”、“停云馆”二印。在图后别幅与又别幅分别有文徵明书《真赏斋铭·有序》和《真赏斋铭·有叙》与署款,并钤印各二方。文徵明作《有叙》时,年已八十八。此卷前引首有明李东阳隶书“真赏斋”,拖尾有明丰坊楷书《真赏斋赋·并序》。“真赏斋图”为华夏而作,曾经明华夏、项德枌、清宋犖收藏,后入清乾隆内府。此卷在书画著作《石渠宝笈》等书中有著录。

文徵明《真赏斋图》

唐寅(-),字伯虎,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唐寅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唐寅的绘画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

唐寅《王蜀宫妓图》轴

仇英(约-)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他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仇英的存世画迹有《汉宫春晓图》、《桃园仙境图》、《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桃花源图》、《仙山楼阁图》、《莲溪渔隐图》、《桐阴清话轴》、《秋江待渡图》等。

仇英《归汾图》卷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花鸟等描绘精细,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陈洪绶《童子礼佛图》轴

明代绘画传世作品较多,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均有收藏。

周臣《渔乐图》卷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代表作如:明代画家夏昶《湘江风雨图》卷,纸本,墨笔,纵35厘米,横厘米,分为三段。明代画家刘钰《夏云欲雨图》轴,绢本,墨笔,纵16.5厘米,横95厘米。明代画家吴伟《渔乐图》轴,纸本,淡设色,纵.8厘米,横.4厘米。明代画家周臣《春山游骑图》轴,绢本,淡设色,纵.1厘米,横64厘米。明代画家蓝瑛《白云红树图》轴,绢本,青山绿水,纵.4厘米,横48厘米。明代画家项圣谟《放鹤洲图》轴,绢本,设色,纵65.5厘米,横53.7厘米。明代画家林良《灌木集禽图》卷,写意花鸟画精品,纸本,设色,纵34厘米,横.2厘米。明代画家吕纪《桂菊山禽图》轴,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明代画家边景昭《竹鹤图》轴,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

夏昶《湘江风雨图》卷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代表作如:明代画家王履《华山图》册,是他在51岁游历华山时所作,共40页(幅),纸本,设色,每页纵34.5厘米,横50.5厘米。此册清代已散佚,现分藏于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明代“浙派”画家戴进《春山积翠图》轴,纸本,墨笔,纵.3厘米,横53.4厘米。明代吴门画派“明四家”之首沈周《西山纪游图》卷,纸本,墨笔,纵28.6厘米,横.5厘米。“明四家”之一唐寅《落霞孤鹜图》轴,绢本,设色,纵.1厘米,横.4厘米。明代画家陈洪绶《雅集图》卷,人物画,纸本,白描,纵29.8厘米,横98.4厘米。

王履《华山图》册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传世代表作如:明代画家徐渭《杂花图》卷,纸本,墨笔,纵37厘米,横厘米,描绘牡丹、菊花、翠竹等13种花卉瓜果。

徐渭《杂花图》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