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农历五月初五,时至仲夏,天气也开始闷热起来,五颜六色的蜀葵花开得正好,鲜红的桃儿和金黄的杏儿也挂满了树,地里的野艾随风摇荡,飘着阵阵清香。
此时节,家家户户都插菖蒲、悬艾叶、挂香囊、绑五彩线、吃粽子。正如旧时的民谣里唱,“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阳节就是端午节,它还有好多个名字,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龙舟节,也因为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而叫诗人节。它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古人认为阴历五月初五是个不吉之日,从这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湿热的季节,蛇蝎出没、各类病菌滋生。于是人们在这一天采百药,做草药浴,佩长命缕,挂艾草,贴天师像,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以最隆重的方式驱邪禳灾,祈求他们的子孙平安康宁。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历史上晋人认为端午是纪念介子推,吴人认为端午源于纪念伍子胥,而越地认为,端午是纪念越王勾践,也有人认为是纪念孝女曹娥。然而盛唐之后,更普遍的看法是纪念楚国士大夫屈原。唐代僧人文秀有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却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赶出都城,流放到湘江流域。屈原虽惨遭流放,但他始终以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杀身之祸,但却“忍而不能舍也”。
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他于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得知后,哀痛异常,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地寻找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鸭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色丝线,也就是粽子的前身。
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中国节日习俗流传有序,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用这些方式来纪念这位忠爱耿直的屈大人,以祈愿家国平安。
对端午最深的记忆就是粽叶的绿与糯米的白,蘸上一口白砂糖,甜甜糯糯,细细砂砂,很是可口。粽子在古时称为“角黍”,最开始的粽子十分简单,就是用芦苇叶、芭蕉叶、菰叶包着香糯米,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再浇上蜂蜜和黄桂酱。
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米中掺杂肉、板栗、红枣、赤豆的有馅杂粽,花样也越来越多了,人们还用来作为交往的礼品,相互馈赠。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古代第一生活博主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各地的粽子根据各地的特产和风俗而定。宁波有碱水粽,嘉兴有甜茶粽,广州有什锦粽,厦门泉州有肉粽,四川两湖地区有特色辣粽,贵州有酸菜粽,苏北有咸蛋粽,可谓名目繁多,璀璨纷呈。
每年端午时大家都会问,你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我想我最爱吃的还是家乡的粽子。因为它凝结了童年的美好记忆,是奶奶的巧手,是母亲的忙碌,是爷爷坐在小板凳上烧火煮粽的背影。
都说年年有端午,岁岁人不同。小时候,端午是一个充满粽香和温情的节日,长大后,端午却变成了一抹思念。记忆里,端午最忙的两个人就是奶奶和母亲了。母亲会在端午来临前备好节日的食材,奶奶则会在端午前把粽子包好。
除了包粽子,奶奶还会提前很多天绑辟邪的小笤帚。因为我们家和大伯家、大姑家都住得很近,奶奶一般会把三家用的小笤帚都绑好,提前送过去。
小笤帚是用草编的,具体是什么草我不记得了,也不知道奶奶是从哪里弄来的。我只记得,绑好的小笤帚上用红线穿上黑豆和红布条,等到端午节前一天,折一些桃树枝,把小笤帚系在桃枝上,挂在门前、窗前,很好看。
端午对母亲的记忆就是清晨一觉醒来,手腕和脚腕都被她系上了五色线。有时系单股的,有时系双股的,而且家里有小猫、小狗,也会给它们的脖子都戴上。母亲说,五彩线要一直戴到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下雨时,把五色线扔进雨中,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
旧历五月,四野生机勃勃,在节日的习俗背后,留存的是无尽人间温情。那些醇和美好的时光虽已远去,但在我们生命里刻下的鲜明记忆,历久弥香。
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END-
文丨林栖羽
图丨部分网络
wxgh:北京珠宝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