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注意哪些 https://m.39.net/disease/a_5862251.html在清朝,尤其是乾隆时期,“天朝上国”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当时上层社会几乎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只可赏玩,但难于中国相比。在面对西画时邹一桂还说“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可在当时,偏偏有一画家,以外国传教士身份入侍内廷,精研中外画法,巧妙地“杂交”中西,侍奉君主五十年不倒,成为清代“十大宫廷画家”之一,此人便是朗世宁。
朗世宁,原名GiuseppeCastiglione,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康熙五十四年(年)来中国传教,“有心栽花花不开”康熙帝看中他的才艺,着入内廷。成为宫廷画师的他屡遭同事嫉妒,为了在宫内立足,朗世宁开始迎合圣意,他的中西合璧的新体绘画。
朗世宁曾协助大臣年希尧完成《视学》,这是一部关于透视学的书。朗世宁的“新中国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具,画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但在其中将西方油画的科学透视、构图、明暗、色彩变化运用进去,形成一种乍一看是中国画,但仔细欣赏却迥然不同的风格。
朗世宁在宫廷中画过不少花鸟题材画,它们大多寓意吉祥,技法高明,以《午瑞图》为例,此画约作于雍正十年(年),寓意“端午祥瑞”。这幅画明显异于中国花鸟画,而与荷兰静物画风格类似。
画面中,冷光凝萃的瓷瓶内插有三株品种不同的花,分别为蒲草、石榴花与蜀葵,瓶边托盘盛有樱桃杏李,瓶右边放着五个粽子。
中国传统花鸟画不讲“构图”而讲“势”,“s”型、各种线型构图为常态。但朗世宁此图以正三角形构建画面,一种井然稳定充盈视觉。除此之外,色彩艳丽而又高雅,对比强烈。光影明暗变化更将二维画面变成了充满立体感的三维,瓷瓶宽部的“高光”手法,在中国画中是史无前例的。
朗世宁是中西绘画结合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与精髓的深入了解后,他将西方油画技巧“杂交”其上,终于开出一朵动人的“昙花”。
朗世宁病逝后,清宫廷中再难找出这么一位兼得中外、博取东西的大画家,直到近现代岭南画派、津门二刘、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的出现,才给中国绘画“中西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午瑞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它寓意吉祥,色彩动人,格调高雅,置于室内雅逸纳福,是一件佳品。
现在,我们将这幅《午瑞图》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制,纤毫毕现,并且进行了手工装裱,便于悬挂装饰。特向大家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临摹手裱长卷淘宝¥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