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鸿飞沧海,凤鸣秋林中西融合的潮流与借 [复制链接]

1#

二十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动大变革的时代,随着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牵引、新式美术教育与出版机构的推动以及近代美术考古学的促进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美术史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国画该何去何从?

有人说研究现代中国美术史,就是研究四所学校的教育史就行了——林风眠主教的“杭州艺专”、徐悲鸿领军的“北平艺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系”、刘海粟领军的“上海美专”。

林风眠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念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林风眠的“新仕女图”,广泛吸收西方古典艺术、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的营养,将西方大师的精髓与中国汉唐艺术及民间美术,恍若梦境般地交融在一起,水墨与油彩、力量与柔情、诗人般的气质与清醒的理智,在他的探索中凝为一体,从而熔铸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绘画语言,形成他的独特风格。在革新中国画的百年求索中,林风眠的创造性、开拓性劳动,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林风眠《少女》

设色纸本镜片

69×65cm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出版:《水月风流—近代中国水墨画》P55,香港文化中心,年。

林风眠曾说:“艺术是真情流露,所以能感动我们,惟其是美的表现,所以能增加我们的生趣,惟其是善的宣扬,所以能启示我们的生路。”仕女系列之所以成为林风眠口碑最高的代表作之一,正体现了他对人生真善美的爱,也体现了他融合中西的独特艺术风格。

林风眠《山林秋色》

布面油彩镜框

70×70cm

出版:《美术》杂志,北京,第8期。

来源:原藏家得自中国嘉德年春拍Lot.。

徐悲鸿

徐悲鸿内心蕴藏有一种憧憬天神和豪侠的浪漫。他以横融中外的视野,放眼全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与大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民族危急时刻,奔走四方,救亡图存;他追求真善美,高举现实主义大旗,努力变革,发出时代最强音;他坚忍耐烦,悲天悯人,严生强毅,波澜壮阔的人生充满着对于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徐悲鸿《芦鹅图》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80.5×36cm

款识:超然先生惠教,悲鸿壬午。

钤印:徐

他说“欲穷造化之奇,探人生之究竟,别有会心,便产杰作”,他认为美术可以“立大德、造大奇、为人类申诉”,他在中西文化冲撞的大格局中,提出过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睿智见解。以“艺术中兴配合国家复兴大业”为己任,即使在当今社会语境中,仍然是最重要的精神品格和人文关怀。

徐悲鸿《奔马图》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84×55cm

款识:邦珍先生教正。廿八年,悲鸿。

钤印:江南布衣

说明:

此作品为谢振祥旧藏。谢振祥曾经营大型连销甜品店集团、有香港甜品大王之称。已退休并迁居新加坡的谢振祥夫妇现为私人藏家,醉心搜藏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瓷器及鼻烟壶等。谢氏伉俪人缘甚广,与新加坡以至内地不少收藏家及著名艺术家皆有联系,早年经名企业家陈嘉庚之家族成员购得一批徐悲鸿画作。

陈嘉庚先生为近代著名华人实业家,在中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华侨社群中声望极高。陈氏曾独力创办私立大学厦门大学,为海外华人办学史上第一人亦是唯一一人;抗日时期陈更担当东南亚地区的华侨领袖,号召同胞奋起抵抗日军侵略,当代南洋华人侨民无不视陈氏如父执。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其擅写之奔马驰誉世界,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足称现代中国画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题材。成就了“继承吾先人之遗绪,规模其良范,而建立现代之艺术”的伟大目标。

刘海粟

出入中西,艺通古今,勇于创新贯穿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生涯。以西融中,以西兴中,使刘海粟历练成一代中西融合派大师。刘海粟晚年喜作泼彩法,用色愈加厚重浓烈,与张大千“清透”风格的泼彩法比较,他的风格尤显浑厚凝重,具有油画的意味但不失中国画的气派与精神。

刘海粟《黄岳雄姿》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5cm

题识:黄岳雄姿峙古今,百年九度此登临。目空云海千层浪,耳熟松风万古音。莲座结跏疑息壤,天都招手上遥岑。一轮最爱腾天镜,中有彤彤报国心。癸亥大暑钓鱼台国宾馆泼彩黄山颇得天趣,如天女散花,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扑人而来,读吾画观吾诗,知吾丰神未老也。毗陵刘海粟年方八十八。

钤印:海粟不朽、金石齐寿、曾经沧海、美在斯、昔吾师黄山今作黄山友、九上黄山绝顶人、静远堂、存天戏海之楼

说明:本幅作品原藏家为朱桂全,朱氏是台湾书画藏家,与晚年的刘海粟交游密切,曾多次接待刘海粟夫妇。上世纪九十年代朱桂全开办阳门艺术中心画廊,经营刘海粟、林风眠、朱屺瞻等大师的作品。

刘海粟晚年的泼彩画可以说代表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成果,这就是以国学为基,以西画为媒,以生活为源,以书法为骨,以气韵为主,以精神为本,创造出了具有“大气、逸气”风貌卓异,不同凡响的中国画的时代新作,他也以一代融合派大师的地位名震艺坛,永垂史册。

黄宾虹

黄宾虹曾辗转任教于上海美专、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面对西方艺术观念的冲击,他选择了致力于祖国传统文脉的继承与光大,坚持从内部寻找动力,为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宾虹《黄山松谷纪游》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90×48cm

款识:黄山松谷纪游。颂康先生雅正,癸巳黄宾虹年九十。

钤印:黄宾虹、冰上鸿飞馆

叶熙春再题:六二年春,转赠勃新同志惠存。叶熙春题八十二。

上款:“勃新同志”即叶勃新,知名收藏家,杭州解放后任杭州市政府交际科科长。70年代任杭州饭店总经理,与国内著名画家交谊深厚。

出版:

1.《浙江四大家》,第-页,西泠印社出版社,年版。

2.《虹叟书画集·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第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版。

备注:

1.《黄山松谷纪游》列为中国美院年历代名家经典作品鉴赏课程。

2.画家画成后赠予“颂康先生”。年,著名中医叶熙春将此画转赠给了知名收藏家叶勃新。

对于中国画,先生首先重视笔墨,认为“笔法、墨法、章法三者为要”,并总结出“五笔七墨”。他面对西画的冲击而有出人头地的文化自信,以强烈的民族精神,实现了近代山水画的别开生面。

黄宾虹《岁朝图》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49cm

款识:戊子岁朝,德良先生,宾虹年八十有五。

鉴藏印:邓氏苍梧鉴藏、邓氏传砚楼藏本、邓苍梧藏、存艺中原、霍宗杰印、霍宗杰平生珍赏、静观自得

签条:黄宾虹梅花。宾虹写山水居多,梅花罕见,是帧之作用笔隽拔,气势苍劲,堪称神品,弥足珍贵。唐颖坡题。霍宗杰珍藏。钤印:霍氏积成堂藏

1.《纪念黄宾虹一百五十周年画集》P,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2.《中国当代六大名家书画集》(I)P图24,台北,历史博物馆,年。

“内美”是黄宾虹毕生所追寻的艺术之“道”,黄宾虹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观与西方的艺术价值观是有区别的,艺术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艺术的最终目的乃是培养人之性灵“廉顽立懦,感发清介绝俗之精神”,并非以此愉情悦目。

黄宾虹《百步云梯》

设色纸本立轴

32.5×32cm

款识:百步云梯为黄山前海险绝之境,松石奇特,未易拟议。虹叟。

钤印:黄宾虹、黄宾虹八十后诗书画印

鉴藏章:荣宝斋收藏

出版:《虹叟书画集--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P,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4月。

黄宾虹对传统的不断发掘与继承,不与世俗同流的独立精神,对中国画教学创作的高要求、高标准,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层发掘和高度弘扬,都在他的美育思想中得到了体现,这一切也都随着当代中国画教学的每况愈下而显得越来越宝贵。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宾虹留下的理论、文献资料,深挖巨匠的精神财富,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黄宾虹美术教育思想的吸收与肯定,有助于重振画坛“君子”之风,提升画学的格局和担当。

潘天寿

潘天寿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画家之一,后世有学者称他为"最临近现代却始终未跨入"的画家,但无可辩驳的是,潘天寿始终坚守着传统文化的脉络,他提出的"中西方艺术是世界上的两座高峰"、"中西艺术应该拉开距离"等观点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影响至深。

潘天寿《兰石芳坚》

水墨纸本镜片年作

44.3×45cm

款识:春酣复春酣,幽兰香可折。五九年己亥,寿。

钤印:大颐寿者、寿

备注:兰之芳香,石之坚贞。喻节操高尚。《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懿矣君,纯淑清,性兰石,履珪莹。”晋·潘尼《益州刺史杨恭侯碑》:“稟天然不渝之操,体兰石芳坚之质。”

他以“强其骨”、“一味霸悍”的雄强气概,独辟蹊径,刚健为宗,立奇达和,以“不入时”的抗争,铸就了一种使人惊动的大力和大和谐,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面对中国画的发展问题,他强调“借古开今,新新不已”。

潘天寿《拟雪个栖禽图》

水墨纸本立轴

67×34cm

款识:拟个山僧,雷婆头峰寿。

钤印:潘天寿

1.《集古斋三十八周年暨新址开幕举办—百家书画展》P4,联合出版集团,年。

2.《纽约东方画廊乔迁开幕中国书画大展》,东方画廊,年。

继承和创造的问题,他始终站在价值论的立场上。“世人尚心者,每以为非新颖不足珍,守旧者,每以非故旧不足法。既不问新旧之意也价值,有不问有无需要与必要,惶之然,各据新颖故旧之壁垒。互为攻击。是不特为学术界之莽人,实为学术界之蟊贼。过去有吴浙之争,亦有中西之争。如出一辙。殊为哀矣。”这足以可体现潘天寿对中国画保持清醒,睿智的头脑和眼光。

潘天寿《蜀葵图》

设色纸本镜心年作

69.5×35.5cm

款识:□□同志鉴可,六一年,寿者。

钤印:阿寿、潘天寿

边跋:蜀葵图。潘老天寿先生真迹,壬辰(年)朱颖人观后题。钤印:朱颖人

该画为年潘天寿送董炳宇,因文革爆发,藏家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挖去上款以便保存。

董炳宇,字开平,曾用名李光,山东济南长清县人。年9月入伍,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南下浙江,任桐庐第一届县委书记,年调省,历任省委机关党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处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温州市委第二书记等职。离温后,任中国水稻研究所首届党委书记。年入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现为省美协会员、中国花鸟画家协会顾问、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省老干部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